时刻绷紧安全弦 恪尽职守管好粮-----全市商务粮食系统粮食安全工作综述

23.03.2016  19:39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系列英明论断,为新时期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指引和精神动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做好新时期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地方流通领域的粮食安全主管部门,娄底市商务粮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带领全市粮食工作者遵循国家粮食安全顶层设计,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娄底市情的粮食安全之路。



顺应国情,把握市情,始终坚持粮食安全底线思维不动摇



依靠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大环境下,娄底的粮情也不容乐观。全市常年粮食产量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15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160多万吨,但常年粮食消费量也从180万吨增加到190多万吨,30万吨的常年产销缺口决定了娄底总体上是一个粮食销区。人口和消费的刚性增长,人均半亩耕地的硬性制约,决定了我市粮食销区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娄底商务粮食工作者审时度势,坚守“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底线思维,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恪尽职守管好“天下粮仓”,始终端牢400多万娄底人的饭碗,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保供稳价托好底。



健全制度,强化考核,全面推动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地生根



粮食安全既要数量安全,也要质量安全;既要生产领域的安全,又要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安全。保障粮食安全,既要中央政府负责,也要地方政府分级负责。2016年2月28日,娄底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荐国签发了《娄底市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分6大类23项指标量化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并成立分管粮食工作的副市长挂帅的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粮食局,组织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作为对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粮食安全责任制在我市开始落地生根。



抓好收储,完善设施,着力夯实粮食安全区域防线



在流通领域保障粮食安全,主要是抓好收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管好储备,确保储备粮购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完善粮食收储设施,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全市商务粮食部门不辱行业使命,矢志不渝地坚守着粮食安全区域防线。



自2013年初以来,湖南大米面临“镉超标”事件和进口低价大米的双重冲击,市场需求不畅,购销价格严重倒挂,国家连续三年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市收购,保护种粮农民收益。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增加收购网点,提升服务水平,防止发生农民“卖粮难”,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全市商务粮食部门不折不扣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优化收购服务, 2013年到2015年托市收购农民余粮20多万吨,带动全社会商品粮收购40多万吨,为种粮农民增加卖粮收入约1.2亿元,确保全市没有发生农民卖粮难,牢牢守住了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全市初步建成以6家地方国有粮库为主力、2家民营省级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为补充、省市县粮油储备为物质保障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2015年的最后一天,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周纯良亲自签发文件,将省政府新增娄底市的地方储备规模分解下达到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求县市区尽快落实到位,全市地方储备粮规模将进一步充实完善。



从2015年开始,国家全面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我市商务粮食系统借此东风,多渠道筹措资金2629万元,全面完成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任务,新增有效仓容8万吨,较好的缓解了全市粮食收储仓容紧张的局面;累计完成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计划4.35万户,每年可减少农户产后储粮损失约2900吨。



全市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全面推行“四无”粮仓、科技储粮和规范化管理。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计算机粮情测控三项科技储粮技术在储备粮保管中得到普及,有效降低了粮食保管损耗,6家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部达到优秀等次,市商务粮食局连续六年被省粮食局评为省储粮管理先进单位。



监测预警,应急保供,注重健全粮食安全调控机制



流通领域保障粮食安全,既要搞好收储,又要搞好市场调控。常规条件下的粮食供求波动可以由市场自行调节,依靠市场的内生机制修复平衡。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领域突发事件引发的异常波动,则是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加强应急管理,科学调控,才能有效保供稳价。



为防患于未然,市人民政府2013年修订印发了《娄底市粮食应急预案》。全市商务粮食部门根据预案要求建立健全了涵盖监测预警和应急保供体系的粮食调控机制。建成了覆盖53家粮食企业的统计直报系统,每月上报粮油购销加工库存信息;每年抽取326户城乡居民样本户实施社会粮油供求平衡调查,从宏观上监测全市粮食供求平衡动态。每周组织6个粮油价格测报点定期测报市场粮食价格,从微观上监测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分析预警。



为保障应急供应,全市商务粮食系统按“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和“应急加工能力与应急供应需求相适应”的要求,确定了119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和20家粮食应急加工定点企业,应急保供的网络初步布局到位。



面对成绩和荣誉,全市商务粮食人没有沾沾自喜的满足,没有固步自封的停滞,将勇于担当,不负重托,在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指引下,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努力谱写新常态下全市粮食安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