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三大建设”开新局

14.02.2016  12:55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湖南日报报道 “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各地都开始探讨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宁乡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5年4月以来,宁乡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三大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翻开了宁乡发展的崭新一页。“实力园区、新型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一股强大的发展之势在宁乡“三大建设”的宏阔舞台上凝聚和迸发。

  “实力园区建设”破发展瓶颈

  以国家级宁乡经开区、省级宁乡高新区为主体的“三区五园”工业发展平台,促使宁乡形成了“既有一轮明月,又有满天繁星”的工业发展格局。脉搏强劲地跳动,为经济列车的奔驰发力!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会有跌宕起伏的过程,与其蜂拥而上,不如找准定位,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

  如此定位后,在宁乡,一个以食品饮料、新材料、智能家电制造和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服饰、鞋业、珠宝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

  2015年6月,宁乡县委推出10号文件,明确县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作为工业发展基金,从工业企业引进、建设、用工等10个方面,精准帮扶工业企业破解难题、全面发展。

  此外,“双百”服务活动则对现有开建的工业项目建立项目溯源管理,全力破解各项目在用地、资金、环境等瓶颈。

  格力电器综合生产基地、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炭河古城项目……一大批优质项目快速建设,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发展势头。

  2015年,宁乡共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015亿元,保持全省第二。工业经济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增加到71.4%,力推宁乡县在县域经济排名中,挺进全国第39位。

  “新型城镇化建设”造宁乡特色

  县城宏阔大气、沩山禅意袭人、花明楼文化厚重、灰汤温泉涌动、香山风光旖旎、煤炭坝遗址惊奇。谈及宁乡的城镇,一个个画面从脑中一跃而出,和地名一一对应。这,就是“特色”的力量。“1+5+N”特色城镇群的惊艳亮相,向社会散发着宁乡色彩鲜明的名片。

  这些新型城镇的背后,是一个个项目工程。

  加快滨江棚改、整修70多条背街小巷、开发控规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的沩东新城、修建宁乡对接梅溪湖的快速通道——岳宁大道……城镇的居住品质正一步步攀升。

  如何令居民过得更加舒适安逸?

  2015年,宁乡新建公办幼儿园20所;率先全省启动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成20个乡镇卫生院提质改造;建设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0个示范性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植树400万株,绿岛500公里;强制关停“五小”企业17家,煤炭产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着手,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宁乡。

  “美丽乡村建设”绘如画美景

  “人说离家十年不识故乡,我这才离开一年,家里怎么有这么大的变化!”2月6日,老家在沙田的廖先生驾车带着一家老小回乡过年,发现原本到村口小桥就截止了的水泥路一通到底,车沿着摆满了盆栽的小道顺畅地开到家门口。

  ——村容村貌园林化、家庭院落精致化、特色文化景观化、生态旅游规模化。

  ——把一个镇当作一个功能区块来建设,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农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

  秉持着这样的建设思路,宁乡县的美丽乡村开始了改头换面的蜕变。

  宁乡县委、县政府认为,与其让政府全权包办,不如“以奖代补”,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在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后,再对村里进行补贴。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宁乡县坚持一镇一特、分类指导,不求大而全,但求精而特。资福镇在建设美丽乡村之余,加快食材企业引进和培育,打造食材名镇;花明楼镇充分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建设人文景致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旅游名镇;双凫铺镇着力发展以鞋业为重点的轻工产业……

  如今,这场“美丽风暴”在2906平方公里的楚沩大地上席卷开来,据介绍,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投劳工36.5万人次,捐资集资过2100万元,美化庭院3746个,新增绿化面积100.6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