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孩子出走一月"看风景" 母亲:已出走过5次
2月23日,回到家中的小真背对镜头,关于出走一些细节,他选择回避。 图/记者陈韵骄
不得不说,11岁的小真(化名)并不是一个能愉快聊天的对象。精怪,说起话来比同龄人成熟。
1月8日到2月8日,小真离家出走了整整一个月。“游荡”期间,他满长沙城四处溜达,还在外面过了年,直到正月初一才在救助站里被家人找到。
昨日,记者问他去哪儿玩了,他干脆地答了一句,“看风景啊,难道这不叫玩吗?”
他回忆,有时候去超市看书,有时候逛商场,有次还误打误撞地“混”进电影院看了《老炮儿》;饿了就去垃圾桶翻吃的,或者去超市“顺”盒牛奶,累了就在车站周边找间空房子,或者在草丛里睡觉,“目标,就是不被人发现。”
对于儿子的这次出走,母亲陆女士还显得惊魂未定。“除夕,一家人找他到深夜12点多,当时都快绝望了,还过什么年啊。”
陆女士说,小真2岁多时,她就和丈夫去云南打工了,小真基本都是跟着外婆长大。在她看来,儿子缺乏安全感,“敏感又爱面子。”
虽然小真说话时,有些顾左右而言其他,但在一番犹豫之后,他小声说了句,“晚上的时候想家,想床”。
孩子又跑了,直到大年初一才在救助站找到
小真为什么离家出走呢?陆女士回忆道,是1月5日那天放学去接他时,“批评了他几句”。
陆女士当时看到讲台上贴了张纸,就是背诵课文的进度。“快到期末考试了,别的同学都只剩几篇课文没背完了,但他总共就背了3篇。”
为此,陆女士说了小真几句,“就是问他为什么这么多课文没背,可能当时说话的语气有点严肃吧,他就一直不吭声,但没感觉有什么不好的情绪。”
回家途中,陆女士发现公交卡不见了,就返回去寻找。独自回到家的小真,便开始写作业。“后来等我回家时,发现他人不见了,作业本还摊在桌子上,估计是匆忙跑掉的。”
2天之后,小真被找回来了,陆女士便带着他回学校。
当小真被安排去打扫卫生时,陆女士便在办公室跟小真的老师说明情况。然而,就在这时,小真又跑了。
此后,家人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派出所,四处调监控,再赶到现场。最后一次在监控里发现小真,是他在星沙的一家超市。“之后,我们就一直盯着星沙找,直到外婆提议去救助站碰碰运气。”
终于,大年初一晚上八九点钟,在汽车南站附近的救助站找到了小真。
混进电影院看了《老炮儿》,不过没看懂
中午有人给小真送来了“旺旺大礼包”,见有客人来,他翻出来招待,自己也不停地在吃。
当得知记者是从潇湘晨报社过来时,小真第一反应便是斜抬着头,打量了一阵,“我知道,报社在天心区,我还路过那里了”。
每提起一个地方,他就开启“地标模式”,琢磨在哪里,有没有公交车站,有没有保安。
他说,这一个月的“游荡”让他认识了长沙好多地方,“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在围着长沙绕圈”。
小真回忆,从学校跑出去之后,书包也没背,身上也没有钱。“饿了就去翻垃圾桶,水也是。”除了自己动手翻找食物之外,偶遇的一个年轻男子还给他买了一个汉堡包,这也成为这些天来,小真最豪华的一餐。
问到在哪里睡觉,小真一开始不愿意说,总是侧着身子回避。
“是睡在公园的凳子上吗?”记者问。“傻子才睡凳子上,第二天早上有清洁工,肯定会被发现,而且公园里还有老人早上会去打太极。”小真有些“傲娇”地说,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不被人发现。
所以,他选择的“最优藏身之处”便是车站附近的一处废弃空房子或草丛,“还有一晚是睡在树上的。”
解决了吃和睡的问题,剩下的就是打发白天的时间。
小真说,他会到超市看书,还逛了商场,最有意思的是去找洗手间时,跟着标识一路找到了电影院,结果他就“混”了一场《老炮儿》。
“没看懂,出来之后还是迷茫的。”他有些腼腆。
讲述着这些天的经历,小真“得意洋洋”之外,还是“招了”,“晚上的时候会想家,想床”。
家长:这次回来说想考国防科大
陆女士介绍,小真2岁多时,她和丈夫便去了云南打工。“他后来除了到云南跟我们生活了半年外,一直都是外婆带着,在老家武冈生活。”
在她眼里,儿子缺乏安全感,敏感又爱面子。“有时候,别人一个眼神,或者说点什么,他都是很在意的。”
为了给小真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去年4月,陆女士和丈夫在长沙贷款又借钱买了一套房子,并在9月份将孩子转到长郡月亮岛学校上学。
为此,她还留在长沙一边忙装修,一边带着小真。但房子才装修到三分之一,小真就不见了。
但这已经不是小真第一次离家出走了。
“前后应该有5次了。”陆女士说,之前最长一次离家了30多个小时,一般是一个晚上,或者就藏在学校,或者躲到家周边的小区里,有时还去了同学家玩。
“他性格比较内向,但心智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有时候说的话让我和他爸爸都很震惊,弄得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陆女士说,小真心里很崇拜军人,“有些英雄主义”,喜欢射击。
这次出走回家之后,小真跑到妈妈跟前说,现在的他有梦想了。他说,在外面游荡的时候,经过了国防科技大学,“他讲看到军人拿着枪站岗,觉得好厉害,还说以后要考这所大学”。
学校:不会拒绝入学,但需“解决问题”
2月23日下午2点多,小真还在外婆的陪伴下,写着第6遍“情况说明”。
“这是老师的要求,说让他写清楚每次离家出走的原因和今后的打算。”陆女士说,现在她和家人最担心的是学校不给小真报名上学。
随后,记者来到长郡月亮岛学校,办公室廖主任介绍,小真离家出走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学校也多次派保安、老师去找过他。
对于为什么现在小真还没报上名,廖主任说,学校肯定不会拒绝小真读书,“只是(小真)出走太频繁了,包括学校让他写情况说明,也是希望和家人、学生本人一起来解决好这个问题,把孩子教好”。
专家:孩子没有安全感就无心感受美好
心理学家陈明明介绍,像小真的情况,从小父母在外,首先便长期缺失了来自父母的管教、关注和陪伴。
“在这种前提下,就容易造成孩子的一意孤行。”陈明明说,“虽然在生活上有外婆照顾他,但外婆的教育和陪伴满足不了孩子心灵成长的需要,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就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家庭重视,孩子需要的是被在乎,这是一种存在感。”此外,去年小真从老家来到长沙开始学习和生活,“这对他来说,会加重他内心的陌生和孤寂感,没有熟悉的人和事物,一切都要重新去适应和习惯,这又是另一重缺失”。
小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尤其需要安全感,如果缺失的话,就无心去感受其他的美好。“内心觉得不安全,没有情感交流的对象,就会不踏实,不安心。因此,才会选择往外走,去寻求他内心需要的感受。”陈明明说,现在孩子回家了,父母应该耐心开导他,向孩子说明父母已经认识到自己过去对他的忽略,“要让孩子知道他没有被忽略,增加他在新城市、新学习环境中的安全感”。(记者 刘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