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湖工一大学生上当受骗后 组建反忽悠联盟

24.11.2015  13:06

 原标题: 湖工大学生上当后组建反忽悠联盟

  株洲网讯(株洲晚报 记者 何春林)网络借贷和网络分期付款购物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只需在这类平台注册认证发布借款需求,或者下单购买东西,然后逐月还款即可。现实中,有人就利用 “网贷”和分期付款,耍手段忽悠高校大学生。昨日,记者从湖南工业大学学生自发组成的“反忽悠联盟”了解到多起上当事件。

  大学生电话贷款引来“业务员”

  湖南工业大学大二学生张宽(化名)说,4月中旬,他看到一则借贷广告称,贷款十分钟就可以到账,利息超低,免手续费。

  “五一放假我想出去玩,想贷款2000元急用。”张宽说,他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号码。当天晚上,两名陌生男子与他见了面,看了他的身份证,拿了800元现金给他。其中一名刘姓“业务员”告诉他,这800元是先借给他用的,等贷款下发后从里面扣除。

  张宽说,刘某说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只是公司不提供低于1万元以下的贷款,至少要贷款1万元。

  第二天,张宽被刘某带到学校附近一个网吧内,对着摄像头录了一段视频。大概内容为:“我自愿申请贷款,没有任何业务员教我这么做,我是自己在网上看到贷款信息的……”

  不到一个星期,张宽在“诺诺镑客”(一种P2P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申请8500元(根据该平台规定,贷款一万元,首期发放8500元,剩余的 1500元等前面的款项完成还款后再支付)贷款发到了张宽的账号中。因为张宽只需要借2000元,支付300元手续费和之前刘某借给他的800元后,他将剩余的7600元钱转到了刘某的支付宝账号内。

  由于申请贷款等信息都是张宽的,所以,张宽每个月要支付519元的还款任务。

  为让“业务员”还贷,他多次贷款

  7月份的时候,张宽接到刘某打来的电话。刘某希望张宽帮忙在网上分期购买一台银色的iphone6。刘某说,只要答应分期付款就可以给张宽300元报酬。并承诺,分期付款购物产生的利息不需要张宽承担。

  于是,张宽在“爱学贷”(专门为提供分期消费服务的网站)采取0首付、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台iphone6,随后寄到刘某提供的一个长沙的地址。

  张宽说,这台手机是分12个月付款的,每个月还款403元。他每个月都会接到还款通知,因此不断联系刘某还款。最开始,刘某提出还钱,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张宽必须帮刘某进行网上贷款。为了对方能够帮自己还贷,张宽按照刘某的要求,用自己的资料向“闪银”、“分期乐”、“优分期”等网络平台进行了贷款。

  张宽统计,他通过这些平台一共贷款了8000多元。

  张宽说,最开始的一万元,以及分期付款买苹果手机,再加上后面陆陆续续在不同平台上的贷款,自己名下一共有2万多元的债务。现在,他每个月要承担2000多元的还款压力。

  大概一个月前,张宽多次联系刘姓男子,对方已经不再接听电话,QQ也不再回复了。

  分期付款买的手机给了别人,自己却要还贷

  大四学生饶力(化名)因为想贷款4000元,所以看到借贷广告后联系上了刘某。

  第一次见面,刘某就拿到了饶同学的身份信息,并给了饶同学2000元钱。第二次沟通中,刘某对饶同学说,只要分期购买两部iphone6 plus,每买一部就可以拿到2000元的贷款。

  按照刘某要求,饶同学分别通过“爱学贷”和“趣分期”两个分期付款购物平台购买了iphone6 plus。随后,他将手机拿给了对方。刘某拿到手机时,没有留下书面协议,称第二天会过来签订。

  饶同学说,后来他就联系不上对方了。而他要承担两部手机的还款任务,每个月还款1300多元。

  张同学和饶同学说,刘某现在已经不再露面。昨天下午,记者多次拨打同学们提供的刘某的电话号码,语音提示均为无法接通。

  饶同学说,他们曾去公安部门报案,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立案。于是,他们自发成立了一个“反忽悠”联盟QQ群,想寻找有类似遭遇的同学,希望引起公安部门重视,减少自己的损失。

  学生们成立的“反忽悠”联盟QQ群:427514497。

  提醒:大学生不要轻信贷款广告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诺诺镑客”、“闪银”、“分期乐”、“优分期”等网络平台。这些平台的客服人员说,他们受理的信息都是学生本人的,而且每次交易会通过向学生本人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学生泄露了个人信息造成的,建议学生向公安部门报案。

  “诺诺镑客”客服还说,公司不会有员工在校园拉业务,刘某不是“诺诺镑客”的业务员。

  湖南天桥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凌云说,这种网络贷款和分期购物平台,如果他们是合法注册的,他们提供的这些服务就是合法的。这期间,很有可能是刘某利用这些平台忽悠大学生。根据学生们的讲述,刘某很有可能涉嫌诈骗。

  民警提醒,大学生不要轻信贷款广告,也不要相信“刷单兼职,日入300元”等类似信息,更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