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月多位媒体人英年早逝 多因熬夜久坐、三餐不定

16.07.2016  16:10

漫画/何朝霞

  指导专家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杨志伟 主治医生

  丁 宁 主治医生

   新闻背景

  近两个月来,多位媒体人相继离世,最年轻的仅28岁。他们骤然离世,仿佛预示着生命在加速“折旧”,同时也为媒体人敲醒警钟。

  5月3日,成都全搜索记者江俊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1岁。同日,《绵阳日报》编委会编辑中心主任任杰(女)在睡梦中突然离世,42岁。

  5月18日,网易女编辑王雅珊因肝癌离世,年仅28岁,今年3月7日,她在微博写下“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话,让无数人垂泪。加班、熬夜,从疲劳到癌症仅需4步。王雅珊说:“我就是例子啊!”

  6月29日19时30分许,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经路人和急救人员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据金波的同事向媒体表示,近几年金波长期加班熬夜,工作非常拼。

  据5月8日深蓝财经发起的《2016年中国媒体人健康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媒体人中,一线记者占52%,编辑占25%,每天工作超8小时的约 83%,因工作压力大,约60%的被调查者超过晚上12时睡觉。晚睡的原因,主要是采访写稿、看新闻及精神状态焦躁不安,这些因素中,多是因工作、收入和前途等。

   陷入五大“雷区”身体亮红灯

  记者、编辑等媒体人属“重脑力劳动者”,特别是一线的采编人员。他们压力大、长期熬夜、三餐不定、久坐不动等,而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潜在的健康问题。比如:

  1.癌症。近期离世媒体人中,有3位因结肠癌、胃癌、肝癌相继离世。杨志伟分析原因,熬夜加班、饮食无常、饥饱不均、烟酒咖啡等,都很容易让媒体人抵抗能力降低,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很容易被肿瘤偷袭,因为亚健康直接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导致肿瘤细胞迅速扩张。

  2.消化系统疾病。压力过大、饮食不规律、情绪紧张、熬夜等是主要致病原因。压力大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厌食、肚饱、腹痛、腹泻、便秘等;三餐不定容易导致胃酸过多,加重原有的消化道溃疡,若反复出现暴饮暴食情况,胰腺炎、胆结石、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也可能随之而来。

  3.心脑血管疾病。调查显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的媒体人超83%,其中60%的人超过晚上12时睡觉。睡眠不足影响思维,熬夜是导致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媒体人有时为保持清醒,喝大量浓茶、咖啡、抽烟等,这些都是“伤心”食物,容易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进而诱发疾病。

  4.脊椎病。媒体人常赶稿、查资料、剪视频等,难免会长时间对着电脑、手机、电视工作,肩关节、脊椎等长期受压迫,易出现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严重时会出现头晕、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5.精神类疾病。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很多人精神压力极大,易焦虑、紧张、烦躁,还常出现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情况,在采访中也常会接触负面信息,日积月累,难免影响自身情绪。

   夯实“五大基石”做健康媒体人

  面对沉重的压力和超负荷工作,多数媒体人在“吃老本”,日复一日采访、写稿、组稿、录播、出镜等,透支健康,使自己成为“过劳死”的潜在人群。丁宁建议,媒体人呵护自己健康,需夯实“五大基石”:

  合理膳食。媒体人要合理安排就餐时间,每日膳食热量百分比得当尤为重要。尽量避免“不吃早饭、应付午饭、大吃晚饭”的现象,建议多吃热粥、五谷杂粮、蔬果、热牛奶、麦片等食物,尽量避免咖啡、浓茶、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外出采访时,可随身备些饼干、糖果、水果等。

  适量运动。建议久坐的媒体人加强肩颈部肌肉锻炼,常做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动作;纠正不良坐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看电脑时正面注视,尽量少低头玩手机,保持脊柱的正直,每隔1至2小时活动10至15分钟左右;在空余,可多打篮球、羽毛球及游泳、散步等。

  心理平衡。精神压力越大,越要学会排解。负面情绪累积较多时,要常与亲朋好友倾诉,当遭遇心理危机时,可尝试通过锻炼、听音乐、购物、休息、旅游等方式自我疏导,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

  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吃东西,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勤洗脸,保持皮肤和手的清洁;连续用眼1小时以上可休息一会。

  定期体检。建议媒体人每年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疾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等,及时咨询专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