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发展

17.12.2015  17:31
  近年来,衡阳县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达54家,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16家。注册合作社入社成员549人,服务农户13661户,作业服务面积6万余亩。农机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87台,水稻插秧机274台,联合收割机315台,合作社总资产达8500万元。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为全县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普遍存在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效益欠佳等情况,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   目前农机合作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机耕道和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滞后,影响大型农机具的通过和转移,增加作业成本,影响作物产量和效益。
  二是合作社融资困难。农机合作社购置农机具较多,需要资金量大,金融机构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政策未能得到完全落实,出现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制约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三是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合作社主要由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组织成立,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织机构松散,管理能力较弱,技术力量缺乏。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农机和农艺技术人员较少,难以走上规模化、专业化轨道。
  四是农机具停放和维修困难。大部分农机合作社没有停机库房,机具露天停放,风吹雨淋、缩短机具使用寿命。农机维修和配件不能及时到位。目前农机维修和配件主要靠经销商和生产企业“三包”服务,在乡镇几乎没有新机具的维修和配件点,机具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解决。
  五是流转土地不集中连片,合作社用地紧张。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不集中连片,造成作业和管理上的障碍。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农业用地政策难以落实,合作社建机库棚、粮食仓储、办公用房等用地非常困难。
  二、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机耕道和水利条件改善,为大型农机具作业和粮食作物稳产高产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出台农机合作社信贷支持政策,拓展和放宽信贷条件,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题,助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实施农机库房建设和维修能力建设项目,解决农机具停放和就近维修困难,延长机具使用寿命,发挥机具最大效益。
  四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引进和培养农机管理、农机维修、农机操作和种植业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各项规章管理制度,逐步进入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轨道。
  五是用好用活土地流转、农业用地政策,为农机合作社发展保驾护航。(衡阳县农机局 黄春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