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加班越少 经济就会越好

10.03.2016  10:07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后,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更改、信息科技的革新、教育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兴起,使女性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大提升。不过,虽然经济增长需要大量依靠女性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就要把女人当男人用,恰恰相反,只有女性的工作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少加班,经济才能越来越好。

   原因之1

   女性掌握购买大权

  女性少加班,能增加消费,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发展。

  在全球各国,职业女性消费能力普遍比男性高,而且在家庭中,购买什么物品也往往由女性说了算,如果女性可以少点加班,多点逛街,这将大大提升消费总量。和男性相比,女性作出的购买决策高达80%,这不仅仅包括日常用品、衣物、电器或化妆品这些消费小项,更包括买房、汽车和投资金融产品等这些消费大项。例如在日本,就有2/3的购车决定权在女性,日本男人要开什么车,由太太决定。

  西方那些深谙“女性经济学”之道的国家和企业,也往往都在打女性的主意。出境游客中,在奢侈品商场店、化妆品专卖店,女游客多于男游客。境外如此,在中国国内也是如此。

  既然消费是拉动经济向前的重要引擎,那么让职业女性多点放假、少点加班,多点时间出去逛街,少让她们困在办公室里,比什么措施都有效、快捷。

   原因之2

   女性肩负孕育重任

  女性少加班,能解决人口老化问题,推动经济增长。

  人口老化问题是各国发展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难题。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依靠资本增长、劳动力及生产力。在资本和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越多,经济增长自然会相应加速。而人口老化则会大幅缩减劳动力,劳动力人口越少,经济增长自然就会遭受重击。

  要解决人口老化问题,根源则在女性。只有女性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谈恋爱、去维持家庭,去生儿育女,才能减少出现人口结构缺陷的机会。但如果女性经常加班,不但有损健康,更会减少与男朋友或丈夫相聚的时间,出现“蜡烛两头烧”的情况,顾得了事业,却牺牲了爱情甚至是家庭幸福,那么,下一代也就难以诞生了。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近日的一项研究发现,女性比正常上班时间每多工作12分钟,一段爱情或婚姻解体的风险就增大1%。由此可见,女性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爱情、婚姻会出现更多风浪,经历无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要推动经济向前发展,要增加劳动人口,只要减少给女性压力,少点让女性加班,多让女性正常上下班就解决问题了。

   原因之3

   工时不等于生产力

  女性少加班,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企业发展,进而拉动经济发展。

  在知识经济年代,企业女职员的比例越来越大,女性对GDP的贡献越来越重。这个情况下,增加女性在办公桌前的加班时间,是非常不符合企业发展乃至经济效益的。著名的《美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每周工作55小时的员工,其智力解决问题能力、短期记忆和创造力,都比每周工作40小时的员工要低。因此,如果企业要求员工尤其是女员工多加班,那是得不偿失的。一家企业要能成功,必须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的产生价值。只有那些没办法产生效率的企业,才必须要靠投入更多资源来竞争。拉长工时,让员工加班,就是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一旦长期让员工多加班,员工就会慢慢把“工时”和“生产力”混为一谈,员工间比拼的是谁上班时间多,而不是谁产生的价值多。

  这种情况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这会出现琼·罗宾逊夫人所说的“隐蔽性失业”问题,就是企业忽视生产力、重视工时,往往出现人浮于事、冗员过剩的情况,企业长久下去,将面临竞争力下降,甚至破产、倒闭的结局。反而,如果企业更加重视生产力,不那么看重工时,效率往往就能上去。企业发展了,经济自然也随之发展。  因此,那些产业结构由女性比重占多数的国家,都纷纷减少员工的加班时间。例如,70%的工作属于知识性和服务性的工作,更需要职业女性的法国,已经以立法的形式,从明年开始把最高工时从每周39小时降到35小时。

  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时代,女性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经济的表现。在女性角色越来越吃重的情况下,减少女性的负担,发挥女性的优势,提高女性的效率,国家的经济就能稳定、持续和健康的发展,社会也更加平稳、安宁。

  来源于公众微信号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