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坡街道失独老人过70岁生日 志愿者陪伴当儿女

24.11.2015  17:58

  

  

   星辰在线11月24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朱华) “有你们,感到很幸福很温暖,好久没这么开心了”、“我觉得自己活得有奔头有意义了。”今天,是望城坡街道南家塘社区失独老人张海强70岁生日,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下,老人开心得流下眼泪。

  在长沙,像张海强这样的特殊老人还有不少,他们的孩子要么已早早离开人世,要么是重症患病,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里,他们老无所依,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七旬老人拉扯外孙长大

  “你看她,几多漂亮。以前走在路上,她喊我妈妈,别人都要回头多看几眼,心想,我怎么生得出这么漂亮的女!”广厦新苑一套50多平米的小房里,张海强和67岁的龚美其翻出已经发白的照片,一张张向记者展示着,骄傲的话语中带着哽咽。

  她的独生女儿10年前因病去世,当时年仅38岁,给老两口仅留下了两个同母异父的外孙。龚美其说起女儿的不幸连连摇头,大女婿因吸毒把家败光了还因此早早离世,女儿再次改嫁,产下老二后染上怪病,一病数年不起。剩下大外孙由龚美其和老伴张海强拉扯长大,小外孙则由爷爷抚养,如今年近七旬的老人想的不是如何安享晚年而是,“现在就操心两外孙的婚事。”

   看到别人家孙儿很心痛

  “走在外面,看到别人家女儿、女婿带着孙儿,一家和和乐乐的,我心里就很痛,很想。”长华社区的童忠良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哭泣起来。

  今年61岁的他和妻子一直有个打不开的心结,他们的独女在14岁那年查出精神分裂症后,从此夫妻俩踏上了为女儿求医问药的漫漫长路。 “她其实很聪明的,不知怎么就患了这种病。我们后半生就只能带着她了。”童忠良望着女儿侧影,话语间有些惆怅。

  而1988年失去了独生儿子的谢老师,显得更为无助,“儿子走后,我尝试自己走出来感情低谷,想了很多办法拯救自己,很痛苦,怎么也走不出来,那种痛苦不堪言。”蔡老师收入稳定,生活无忧,最难受的就是过节时候别人家子孙满堂。

   志愿者为失独家庭当儿女

  “参加活动的老人年龄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他们的孩子在离开他们的时候很多已经成年,这对于无法再生育的他们,是一个相当沉重的打击。”心理咨询师刘立京表示,失独家庭的老人们对于生日、节日,尤其是像重阳节、中秋节这样的节日十分敏感,他们通常是孤独的度过,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

  “年纪大了,光有钱都冒味,关键是有儿有女在跟前,现在有你们志愿者陪伴,我们不那么孤独了。”张海强老人表示。据悉,截止到去年,长沙市共有失独家庭(不含伤残)人数4304人(女年满49周岁,男年满60周岁以上),主要政策除国家规定的每人4800元一年(即400元/月)外,从2014年起长沙市新增了“对长沙市女方年满49周岁以上(含49周岁)的家庭,独生子女出现死亡的当年,一次性给予10000元专项补助慰问金”的扶助措施,另外,所有失独家庭同样享受湖南省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每月80-100元的补贴政策。

  自从去年11月份启动关爱计生特别帮扶对象行动以来,刘立京和他的欣怡心理咨询团队的志愿者们一一走入这些家庭,通过入户访谈、需求评估调研、心理干预辅导、小组活动、个案咨询等一系列活动,逐渐融入了这些家庭。定期组织志愿者陪伴他们,照顾他们,节假日,生日都会陪伴他们,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和陪伴,让他们觉得老有所依,老有所托。

  “刚开始接触,他们很冷淡,甚至有的还有些抵触。”刘立京回忆,当他第一次走进失独家庭时,对方认为他们只是普通的来慰问一次的,送点米油就会走,没想到他们坚持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