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和书院:和文化是一种哲学要求

09.12.2015  18:02

郑佳明 (资料图)

编者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深入骨髓的文化认同,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

以和文化为根本,天下和书院应运而生。它坚持以人为本,主张“知行和一”,崇尚笃行精神,倡导自我管理。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国学大讲堂,举办论坛等形式,给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今天,天下和书院又将携手主流媒体发起一场关于“”的大讨论,访名家、塑经典,以系列文章来解读“和文化”的现实意义。

首期访问嘉宾:知名学者、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联第六届委员会主席郑佳明。

中国的农业文明本质上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指生产,国泰民安指社会。文化根源上要求天人合一。即人要顺从自然规律,人要顺天,顺节气,顺四时,顺地理环境,讲的是一种和顺文化。

这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儒家文化为最。

儒家文化里面讲仁爱,有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警句,也有“中顺之道”的提法。“”即中庸,“”为和顺,都是协调、平衡的意思。所以,中国基本的文化精神是和谐。传统文化中讲“天人合一为善;知行合一为真;情景合一为美。”这是中国文化的大背景,贯穿了几千年。

除了儒家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道家、佛家等流派。佛家文化,强调去掉世俗的欲望和矛盾,是为“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产生了风水,山水画,音乐、戏剧等,道家对人的关怀也是一种“和文化”。

所以,中国的社会也好,文化也好,精神观、社会观、文化观都是讲和谐、讲协调。

但因为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长期没有大突破,中国始终停留在农业生产阶段。生产发展、人口增长、自然环境变化这三者之间常产生矛盾。历史上常有专制主义横行,贫富差距变大,豪强并起,民不聊生的状况。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斗争文化。具体表现为与天斗,与人斗。荀子讲“人定胜天”,这是“与天斗”的体现;与人斗,就是反对压迫,追求平等。历代的农民起义领袖最终追求的都是平等、和谐。这两种斗争文化最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中国文化根源上的要求。

但这种文化也有弱点。它导致了中国文化内核中缺少进取心和突破性。所以,两三千年来,我们都在农耕文明的低水平中徘徊。

后来,我们引进了佛文化,实际上,它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相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更深刻的要求:德文化。

德文化讲究仁爱、尊重。仁和爱,彼此尊重也涉及到“诚文化”,“”是道德底线,不是最高要求。高的要求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周敦颐认为“诚是本”,没有诚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中国人讲求义理,从诚开始。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最大的特点是交换。“诚信”是商业时代最大的底线和资源,有了这个资源,才能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使双方都拥有良好的商业氛围。如果双方都建立在欺诈和假冒伪劣的基础上,交换双方都将受到巨大的损失。我想这也是天下和书院去年在岳麓书院举办“信在中国”诚信论坛的文化根源。

诚则明,明则诚。”诚就会聪明,明白的人就会诚实。诚信不仅是道德,而且是效益;不仅利人,而且利己;不仅创造品牌,而且锻造企业;不仅赢得市场份额,而且赢得天下人心。市场时代、资本时代,企业的行为是天下的风向与旗帜,诚信不仅改变企业和行业,而且改变社会道德与民族文明。作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现代企业,诚信是最宝贵的资源。诚信的中国、诚信的企业将立于不败之地。

和文化”是一种哲学上的要求,“诚文化”则是哲学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底线和原则。唯有此,“和文化”才能落地于实际生活,才能在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