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成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 便秘腹泻交替需警惕

06.10.2014  20:10
  近日,冷水江市金竹山镇余平桂一家三代11人患肠癌,其中已有4人死亡的消息,让人们对其惋惜关注之余,也对肠癌有了更新的认识。肠癌前期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和治疗?

9月27日由湖南省肿瘤医院承办的湖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xx位专家对大肠癌的防治作了学术交流,也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权威解答。会上同时成立了湖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省肿瘤医院肠道外科主任江勃年被推选为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大肠癌成为世界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

江勃年介绍,大肠癌是全世界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全球大肠癌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00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005年大肠癌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达17.2万和9.9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给社会经济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我国初诊的大肠癌以中晚期为主,中晚期结肠癌需要在术前和术后辅助化疗,而中晚期的直肠癌需要术前的同步放化疗和术后的辅助化疗,提高手术切除率、保肛率和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因此包涵外科、放疗科和化疗科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MDT团队)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肠癌肝转移五年生存率达三至四成

大肠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配合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开展了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术,在减少病人创伤的同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根治效果。

目前,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肝肺转移。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或贝伐单抗等靶向治疗使潜在可切除转移灶转化为可手术切除,同期或分期切除结直肠病灶和肝转移灶,术后再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使大肠癌肝转移的五年生存率由8%提高到30-40%。对大肠癌肺转移采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五年生存率也得到明显提高。

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或是肠癌早期信号

对于大肠癌发生的原因,江勃年介绍目前还未有准确说法,但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都是该病的高危人群,应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则可能就是大肠癌的早期信号。

对于预防,他建议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高动物类蛋白饮食一方面刺激胆汁分泌,肠道内胆汁量增加,胆汁中主要含有胆酸和胆固醇,故粪便中胆酸和胆固醇含量增多;另一方面,该类饮食可导致大肠腔内内容物(俗称粪汁)中梭形芽孢杆菌生长活跃,该种细菌作用于胆酸和胆固醇,形成可致癌的非饱和多环烃类物质。

此外,还应积极防治肠道疾病。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