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众筹开餐厅 股东“一百零八将”

15.03.2015  11:16

3月14日,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家名叫“无树时光”的餐厅开业,它由3名毕业生发起,联合105名在校大学生 众筹创业而成。图/记者陈勇

  红网长沙3月15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向帅  实习记者  王微)3月14日,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有一家名叫“无树时光”的餐厅正式开业,它由3名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发起,联合105名在校大学生众筹45万元,大家共同选址、设计、装修和管理。

  项目发起人王旭明说,用众筹的方式让创业梦想照进现实,“一百零八将”人人成为餐厅的股东。

   众筹 4场校园宣讲会凑齐108将

  3月14日上午11点半,高云小区西四区10栋一楼,餐厅外放满了道贺花篮,门口悬挂着108个气球扎成的拱门,上面的祝福语来自每一位股东。王旭明站在门口迎客,穿着黄色外套、黑色休闲裤的他看上去还略显孩子气。

  今年26岁的王旭明是长沙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名毕业生。去年9月,他和同专业的王晨辉、曾琦商议一起创业,三人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后决定开餐厅,“我们三个人也可以开餐厅,但是众筹的模式吸引了我们。

  “学校内召开了4场宣讲会,105名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踊跃参与众筹。”王旭明说,一股1000元,最低投1股、最高50股,众筹资金45万元,餐厅的收入分配按照所占股份发放,“3名发起人担任常务股东,与3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监事会共同经营管理餐厅。

  “在校大学生更倾向于投资,他们想通过创业的过程学习实践。”曾琦说,为避免财务纠纷,股东们推选出4人共同管理财务,餐厅也采用专门的点餐系统,同时安装了摄像头监控收银台,“收支、利润会以周为单位,在股东群中进行公示。

  初效 试营业12天,盈利1.6万元

  餐厅于去年11月初选址并装修,300多平米的餐厅分为2层,可同时容纳118人就餐。记者注意到,餐厅整体风格时尚、简约,王旭明对此笑说,“这更适合大学生的‘口味’”。

  “‘一百零八将’既是股东也是消费者,每人都会带动身边的朋友消费,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三物流专业的晏杰主管财务,他告诉记者,“3月2日餐厅试营业以来,营业额3.2万元,除去人力、水电和材料等成本,12天盈利1.6万元。

  对于这份成绩,王旭明并不满意,但他认为很合理,“试营业期间没有做任何宣传,仅股东们小范围的邀请试吃。其间收集到的各类意见,为正式开业做好了准备。”王旭明说,就顾客的意见反馈以及回头客的概率来看,他对餐厅的前景很有信心。

  前景 今年计划继续众筹3家门店

  股东人数众多,遇到问题怎么办?王晨辉对此说,在实际运营中,股东之间也曾多次出现过意见分歧,大家一般会在股东群里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直到达成共识,重大决策由常务股东和监事会决定,“众筹带来了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民主决策+彼此信任+财务公开,成为团队运营的基础。”

  “餐厅前期装修花去了32万,加上购买设备和租金等开支,众筹来的45万几乎全部投入到运营当中,目前仍急需投资人。”晏杰说。

  接下来,王旭明希望把整个高校创业氛围带动起来,他计划今年在其他高校继续众筹3家门店,“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众筹可以结合改善创业环境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两大优势。

  新闻链接

  那些先例的故事

  2012年9月初,长沙首家拥有百余名股东、注册资本60万元的“很多人咖啡馆”正式营业。然而开业两年多了,仍然未盈利,咖啡馆如今更是面临着转让的窘境。

  今年1月28日,发起人李婷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说,咖啡馆一直难以盈利,而18名核心股东们也正在考虑将其转让给因为众筹而相爱结婚的一对夫妻股东经营。

  谈及一直没有盈利的原因,有股东认为,由于股东都是80后、90后,大家又都有自己的主业,因此之前只是一头热,到了后期就不那么关心了。没有专业人士的打理,也同样是一个问题,股东的众多也导致了意见不统一。

  湘江北路则有一家“印象湘江”湘菜馆,目前也有七八十名股东。该店总经理牟先生说,因为刚开不久,要说盈利确实也没这么快,但对这种模式还是比较认可的。        

   [名词解释]

  众筹翻译自英文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通俗来说,即是“众人筹一笔钱,联合起来折腾点事”。

   专家解读

  众筹不同于私募,尚处于监管空白

  对于众筹行为,沈阳大学金融系主任姜伟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有企业这一概念时就有了筹资的行为,“众筹只不过是给一个已有事物贴上了新的标签。”众筹行为既有别于股份制公司,又不同于一般的私募,目前尚处于监管的空白。“这种行为一开始只出现在熟人之间,后来陌生人通过网络也能聚集起来,这表示人们越来越能接纳这种筹资行为。”姜伟认为,越来越流行不代表这值得大力提倡,“既是探索也是探险。

  姜伟指出,投资人最应该警惕两方面问题,一是项目管理。“有的人筹资是纯粹为了骗钱,有的人是真想做事。发起人可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初衷描绘得很好,但他这个项目本身靠不靠谱?他有没有能力做成这件事?”二是资金管理,“因为门槛低、管理不够规范,比较容易出现资金黑洞,引发财务纠纷。”这时,投资人的权益很难受到法律保护。

  姜伟认为,投资人应谨慎参与众筹项目,做到审核相关文件、完善相关文书,“审核项目发起人的文件,他有什么法律同意他进行这项经营活动;完善相关文书,他跟你必须签订合同,投资人最好咨询律师、会计师,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项目发起人如果想让项目稳健运行,首先要在经营前到工商、税务部门登记备案,其次制定明晰的章程规定、商业计划,还要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