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先修课湖南高中遇冷 校方回应:看不到好处

23.10.2014  12:18

  这两天,全国著名高中的校长聚在长沙开会。有这么一个话题在会下成为不少校长讨论的热点——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以下简称CAP)。

  高中学习大学课程,以后上大学还能抵学分,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项目却意外地在长沙遇冷。本应该在今年9月份开学之后开课的两所试点高中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师大附中”)和长郡中学都表示:还没开课,看看再说。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学霸,考大学自然不在话下,在此之余,提前学两门大学课程,进入大学校园后轻松点,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已经开学2个月了,湖南参与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的师大附中和长郡中学都暂时没有开课的意思。

  为学霸们量身定做的大学先修课怎么就遇冷了呢?这事还得从去年北大先修课的先行试点说起。10月22日,师大附中相关负责人讲述了其中原委。

   现状北大先修课试点逐渐停摆

  师大附中去年就参与了北京大学先修课程(见潇湘晨报2013年3月18日B01版)。北大招办负责人当时表示,中学生选修该课程的成绩将作为北大自主选拔录取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待条件成熟,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大学相关学科审核认定,入学后将可减免相应的大学课程学分,免修相应课程。

  从2013年春季起,北大先修课程开设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五门课。

  师大附中当时也确实组织学生参与,大学先修课程吸引了100多名优秀学生报名。但报名条件非常苛刻:原则上要成绩在年级排名前5%的高二学生。

  开课之后,师大附中发现课程很难继续下去。首先是缺乏大学课程教材,其次是缺乏师资。中学老师讲大学课程需要重新备课、梳理,非常吃力。先修课程逐渐“停摆”。

  解读先修课对学生失去吸引力

  师大附中教务处主任张胜利解释,虽然去年北大先修课程没办法很好地继续,但是学校依然组织学生参加了北大对先修课程的考试。参与考试的都是已经提前接触大学课程的数、理、化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成绩都不错,很多都能达到北京大学先修课程考试A等成绩”。

  虽然北大承诺达到A等的学生录取时不占所在中学的北大录取名额,但是必须还要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这样一来,先修课程对学生就完全失去了吸引力。

  正是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师大附中现在谨慎了不少。张胜利说,中国教育学会多次沟通,希望推进CAP。但考虑到现在依然存在师资、考核认同体系等问题,为了对学生和家长有所交代,学校暂时没有开设CAP,持观望态度,期待相关考核、录取机制出来之后再开课。长郡中学副校长陈来满也表示学校暂时没开CAP, “没法开,原因不好细说”。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最末页 1/2 总共2/每页1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记者沈颢)
(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