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推动十大党建创新工程 构筑“四有党建”格局

23.05.2016  09:07

   星辰在线5月23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胡媛媛) 这段时间,芙蓉区马坡岭街道新园小区的居民们惊喜地发现,一处800平方米的绿化小游园呈现在家门口,景致宜人,造型别致的小广场方便大伙休闲跳舞。而这一变化的幕后推动者,则是马坡岭街道“党员议事吧”里一群热心党员。

  在“两学一做”的实践里,怎样克服空间有限的实际,搭建起组织生活、学习培训以及为民服务的平台?一个个驻在马坡岭街道党员家中的“党员议事吧”,对此做出了创新性回答。

  马坡岭位处城郊结合部,老党员多、流动党员多、活动场地少。设立于26个家庭中的26个“党员议事吧”应运而生,成为全新的基层党建活动载体。

  “有事就来坐一坐,没事也来聊一聊!”走进新安村第四党小组党员徐军的家,客厅与“党员议事吧”合二为一:墙上,入党誓词、党员积分管理牌悬挂在显眼位置,厅内书报栏、民情议事本一应俱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徐军用四个“就近”为“党员议事吧”定义。

  新园小区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农安小区,居民们对宜居家园的期盼,引发第四党小组的多次热议,汇集心声、积极建议,芙蓉区很快启动对这里的提质改造。平整路面、增添绿化游园等过程中,党员们不仅多次上门为居民释疑解惑,依据实际为改造方案提出的多处修改建议,更是议事吧中聊出的结果。

  张公岭村一些村民“洗脚上田”后,一时无所寄托,开始沉溺打牌。第六党小组的党员们“议事”后,发起“健康新生活 党员来带头”行动,将有一技之长者组成创业互助、爱心服务、文化达人等“朋友圈”,并吸引居民加入成为“圈子里的人”,村民面貌焕然一新。

  “党员议事吧”只是芙蓉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基层党建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以“十大党建创新工程”为推手,该区不断构筑有形党建、有学党建、有爱党建、有为党建的“四有”格局,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提高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度。“‘四有党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老党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青年党员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居民群众困有所帮、难有所扶。”芙蓉区委书记梁仲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从区域化党建“四共一化”模式探索到党建网格划设、农村党小组建设创新,从党员志愿者服务积分探索、党员档案管理规范到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激励机制、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十大党建创新工程”不仅内涵丰富,更指向鲜明、服务精细。

  目前芙蓉区党员志愿服务者超过万名,涌现了“党代表敬老送餐团”等党建服务品牌80余家,创新出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党课。接下来还将推出党员教育管理APP系统,党员们不仅能掌握最新党建动态,其学习教育、服务作为等情况,也将实现手机一点、掌中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