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多措施推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09.05.2016  16:48
  2016年,衡阳市按照“增量提质”的原则,重点培育、扶持、引导好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实现农机合作社建设科学发展、规范发展。
  一、狠抓建章立制。按照省“千社”工程标准,打造出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样板。帮助在建、待建的农机合作社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和合作社章程。同时按照“五有”标准:即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加强规范化建设指导。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信息和技术应用的指导,促使合作社做到依法经营,规范运作。
  二、抓好示范带动。在全市推荐成熟的四种发展模式,即:企业主导型的“安邦模式”、部门主导股份合作型的“泉湖模式”、村委领办型的“大广模式”和户户联合模式。采取参观学习、现场会、交流会、宣传报道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总结农机合作社的典型经验,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组建农机合作社。大力培育发展运行良好、财务规范、建设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综合效益高的示范合作社。
  三、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农机合作社收益范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扶持20家市级示范农机合作社,快速出台了《大型农机具登记及抵押贷款实施细则》,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和农机大户购机前期资金难筹这个“瓶颈”。
  四、强化指导服务。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因地制宜出台了政策支持,开辟了绿色通道,积极帮助解决农机合作社在融资、用地审批、土地流转、维修网点建设和全程生产机械化机艺融合等难题。切实抓好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的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增强依法办社能力,提高合作社科学管理水平。指导合作社跨区作业服务,引导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产中到产前产后、从农田作业到信息服务、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加工业,服务领域转型。
  全市已登记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347家,作业服务面积(含跨区服务面积)超过了350万亩,总收入达3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