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调查]长沙“地下托管”存隐患 托管变“脱管”

26.01.2015  19:04

长沙育才学校门口不少家长在等待放学的孩子(记者 戴仲辉 摄)

南大桥学校附近这样的托管广告并不少(记者 戴仲辉 摄)

地下托管”机构不到20平米的客厅摆满了课桌(记者 戴仲辉 摄)

华声在线1月26日讯(记者 戴仲辉)近日,长沙的邢女士在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发帖称,长沙南大桥学校附近的居民楼中有不少家庭式的“地下托管”机构,长期以托管、早教的名义进行招生,可这些机构配套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到位,存在卫生、消防及治安等安全隐患。

网友爆料

学校周边“地下托管”猖獗 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

邢女士的孩子在长沙南大桥学校上学,每天接送孩子时她都会看到不少托管机构的人在门口接送孩子,令其担忧的是,每天学校周边车水马龙,托管机构的工作人员一般是一个人带着10多个孩子上学,稍有不慎便会出现问题。

邢女士介绍说,平时孩子上学期间,这些“地下托管”机构中午将孩子们接到“托管中心”吃饭和休息,下午放学接回“托管中心”吃晚饭,再辅导学生做作业,而这些机构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托管中心,聘请人员既无教师资格证、健康证,更没有工商、卫生、消防等方面的许可证,极大地危害了学生安全与健康,也给小区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邢女士还表示,“地下托管”机构一般离学校有一定距离,去往学校的路上来往车辆较多,孩子们乱叫乱跑,工作人员很难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部分“地下托管”租住的条件简陋,既是餐厅,又是休息处和学习室,室内的环境卫生、厨房卫生、食品安全均无法得到保障。

有的‘托管中心’是一人包办,辅导员与炊事员一人兼任,他们没有教师资格证、健康证,这很难保证孩子的健康的发展,”邢女士还说,“地下托管”没有办理工商、卫生、消防等许可证,与学生家长之间只有口头协议,发生纠纷与事故时,学生方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记者调查

家庭作坊式“地下托管”普遍存在 消防、卫生存隐患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曾有媒体报道了不少孩子在托管机构差点走失、吃剩饭、遭体罚的情况,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保证。为了核实学校外的“地下托管”机构的情况,1月21日,记者对长沙南大桥学校和育才学校周边的托管机构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在湘江锦绣小区内,看到其中一个“地下托管”机构,租用了小区内一个三室一厅的房间用于托管,客厅里摆满了小学生用的课桌,另外两间房子塞满了小朋友午休的双人床,学生的午饭和中饭均是工作人员从外面餐饮处送来,卫生和营养情况无从知晓。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托管中心有工作人员3名,均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目前中心有10多名南大桥学校的学生,根据家长时间的需求,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吃一餐或两餐,如在学校只吃中餐加午休,每月收取600元费用,而吃两餐加晚上辅导写作业,价格是880元/月。临走时工作人员还说,下学期托管中心仅收25名学生,提前预定还有一定的优惠。

在南大桥学校旁边的安置小区内,记者走进了小区一个“地下托管”机构,由于房间在二楼(一楼是门面房),屋内的采光效果并不好,不到20平米的客厅摆满了课桌,四个小房间中有三个房间系其业主自己居住的卧室,屋内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孩子们放学之后直接过来吃中饭和晚饭,每个月的价格800元,中午想休息的孩子可以自带被子,这边有双人床可供孩子们休息。

随后,记者在长沙市芙蓉区的育才学校附近也看到了这种家庭式的“地下托管机构”,孩子们的饭菜基本是业主自己在厨房内完成,厨房卫生、食品安全均不能达到相关标准,托管中心孩子数量一旦增多,屋内的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将威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学校周边车流量大 “地下托管”或存安全隐患

在长沙南大桥学校附近,汽车通行的道路并不是很宽,在学生们下午返校潮中不乏车辆通行,不少学生在路上嬉戏打闹,或存一定的安全隐患。一名送孩子上学的老大爷告诉记者,一直不允许家里人将孩子交给托管机构,由于附近的车流量很大,托管机构的老师每次都是一个人照看几个甚至数十个孩子,而孩子们天生好动,这样使孩子们安全无法保证。

说起这些,老大爷还心有余悸,他说,学校旁边的猴子石路前几天就发生了一起车祸,一个小朋友被一辆汽车撞了,现在仍没有找到肇事者。

在育才学校门口,解放东路上的车流、人流较为密集,学校门前没有设置红绿灯,学生过马路仅依靠一条斑马线,在过马路的人群中,不乏一人牵着三四名孩子过马路的情况,看着此情此景,着实为孩子们的安全捏把汗。

家长没有时间接送孩子成就了学校周边的托管机构

临近放学,育才学校门口不少家长在等待着孩子放学,接孩子的队伍中有不少老人。现场记者随即问询了几个家长,市民周先生(化名)记者,现阶段不少的家长都是80后的一代,他们每天都忙于工作,根本无暇来照顾小孩,也没有时间来接小孩放学,以前孩子曾托管过一个学期,但考虑到小孩的成长,已经放弃了托管的念头,无奈每天只能耽误工作来接孩子放学。

站在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老奶奶告诉记者,现在接送小孩已经成了儿子媳妇最大的难题,每天孩子的父母下班到家都7点了,而孩子4点左右就放学了,如果不是我们老人帮忙,孩子就面临无人接送的状态,估计到那时他们也只能选择校外托管了。

育才学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一辈都忙于工作,根本抽不出身来学校接送孩子,大部分家长都选择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接送,可仍有不少家长会选择学校周边的托管机构,现在每天学校门口都有不少的学生被托管机构的工作人员接走。

部门回应

监管暂无明确的依据 市民可向食药监局反映

1月23日,记者致电长沙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此类托管类的家政服务机构其监管部门并非教育局,2012年长沙市纪委、长沙市监察局联合出台的《长沙市规范社会办学行为专项治理方案》,方案指出不含文化教育培训的托管机构,明确为营利性的家政服务公司,其责任单位有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物价局。

长沙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校外托管机构的监管,工商局执法也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此前长沙市政府就托管机构的管理办法向各单位征询了意见,但具体的法律条文仍未正式下发。

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此类没有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托管机构,市民可以直接拨打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31)进行投诉,工作人员登记后会对相关情况进行处理。

各方声音

校外托管机构安全隐患大 亟需出台规范性文件

2015年长沙两会期间,部分政协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大多数校外托管机构没办理执照证件,饭菜没有卫生保障,几人共睡一张床,甚至共用一个杯子喝水,学生在电梯里、高层阳台上拉扯打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托管机构租用住宅,条件简陋,没有逃生通道,也没有配备消防设施,但很多家长清楚托管机构有这些问题,可实在没时间照顾孩子,只好迁就。

对此,委员们建议地方政府可考虑先行出台规范性文件,对市场主体资格、开设托管机构的条件、政府主管单位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让小学生托管市场有章可循。

湖南首届优秀公益律师、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李健律师表示,当前托管又有培训内容,又有餐饮食宿等服务,确实存在一定监管盲区,法律也没有明确的指引,但是即使如此,托管机构仍然要符合工商、卫生、消法的基本限制规定。

李健律师还提醒家长,选择托管机构尽量选择已办理上述基本手续的机构,同时要与对方签订基本的托管服务合同,明确好双方的基本权利义务。

微言大义

@飞在天: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市场发展永恒真理。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在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来接送孩子,从而促使了托管机构的发展,但苦于没有政策支持,不少小作坊、家庭式的“黑托管”机构屡禁不止。

@遇见:现在每个学校周边都有这类的托管机构,不少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托管在那里,可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发展却置之不理,这确实有些得不偿失。

@昵称甲:每次在路边看着一老师带着数十个孩子过马路,就让人提心吊胆。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个地下托管的问题,年年报道可每年都没有实际的措施,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开不得玩笑,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起来,及时的颁布相关措施对托管行业进行规范处理。

@路飚:托管机构已经成为市场乱象了,可每次向相关部门反映都得不到解决,而家长们对托管又着实有需求,他们实在也是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去选择地下托管机构,恳请市场主管部门能够积极的处理托管乱象,解决家长的担心。

记者手记

学生课后托管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市场上的托管机构大都是家长称的“地下托管”机构,均没有办理相关的证件,学生出行、饮食安全都没有保障,记者建议家长选择托管机构更需理性,不要贪图一时方便,将孩子送到“地下托管”机构进行托管。

在此,记者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对托管机构实行统一管理,严格准入机制,对当前一些“作坊式”、“家庭式”的“地下托管”机构依法取缔,并着手建立一些合法的、有序的校外托管机构,保证学生有一个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解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