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徐淑霞:再苦不如长征二万五

07.04.2016  20:13


徐淑霞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薛明

      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的湘西小城通道,素有“百越襟喉”、“南楚极地”之誉。3月24日下午,记者沿着中央红军当年的足印,从城步去往通道。80年前,在这里召开了“通道会议”,拉开了红军长征历史性转折的序幕,从而,避免了所剩3万中央红军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命运,在红军长征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记者在通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挖掘气象部门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通道气象局,记者有幸采访到退休干部徐淑霞,她的故事让我感动、落泪,她的精神让我心灵触动。
      徐淑霞今年55岁,她曾是下放知青,知青返程报考分配到通道县气象局,当时进气象部门才18岁。
      “当时我对气象工作是一无所知,但是想想既然来了,就要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好!”徐淑霞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单位,测报、预报、会计、出纳她都干过,1984年,她获得了通道气象局首个“百班无错奖”。
      像在通道国家基本站,要连续工作一年半时间至两年不发生一个错情,才能获得一个“百班无错情”奖,真是谈何容易!
      凭着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对气象工作的热爱和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徐淑霞先后获得了5个“百班无错情”奖的优异成绩。徐淑霞的敬业精神在全局都是公认的。她怀孕期间,仍坚持轮班,没有一天休息过,生小孩那天上午,她还在上测报班。
      年轻时,徐淑霞就患有肾结石,有一次在观测时,竟然发作,痛的倒在观测场上,但是想着发报时间不能耽搁,意志力和心中的信念让她强忍痛苦坚持工作,直到发完报才被同事送去医院治疗。
      “苦苦苦,想想长征二万五,我们的辛苦也算不上什么了。我经常听县里老红军上课,讲述红军故事,感受红军精神。”长征精神一直鼓舞着徐淑霞。 1989年,由于工作优秀,徐淑霞被提拔为副局长,2006年,大家选举投票她当局长。
      “我当时真的没有底,我知道局长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但是同事们的信任,让我有了信心。”想起刚任局长时的情景,徐淑霞感慨万千。在任时期,几乎每个大年三十她都坚守在局里,有些同志是外地人,徐淑霞把他们带到自己家吃饭,看到年轻人不适应工作岗位,徐淑霞经常主动的和他们聊天,看到他们有病痛,徐淑霞时常关心。局里的年轻人都亲切的称她为“徐妈妈”。
      很多人不了解气象工作,在徐淑霞眼里,气象部门是三苦,即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徐淑霞不假思索地说是2008年那次百年难遇的冰冻灾害。她那时当局长才2年,遇到这样大的灾害性天气,她无惧困难。“当时局里连续4天停电停水,发电机的电瓶又出了故障,急需更换,为了确保局里发报正常,冰雪天里我挨家挨户询问买电瓶,一天下来,鞋子都湿透了。回局里的路已结满厚厚的冰层,我只能用草席捆绑电瓶、燃油慢慢拖上来。”回忆当时的情景,徐淑霞记忆犹新。
      提到家庭,徐淑霞的表情立马变得凝重起来,眼睛里开始泛起泪花。2011年,徐淑霞的爱人突然查出得了肺癌,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但是徐淑霞没有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她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照顾爱人,就是这个时候,通道县气象局正在筹划一个建设项目,作为负责人的她不得不赶去长沙,10个小时的车程让她疲惫不堪,办完事情后,又紧忙赶回来。一边是繁忙的工作,一边是重病的爱人,超负荷运转的徐淑霞那一个月竟然瘦了10多斤。2012年,徐淑霞爱人不幸去世了。
      谈到这里,徐淑霞情绪激动: “我在气象部门工作了38个春秋,现在虽然退休了,但绝不会褪去红色记忆,我会继续努力教育好子孙后代,发扬无私奉献的长征精神,更要好好地传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
      徐淑霞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一大片……
      “我没什么本事,就是实实在在做事。”整个采访过程中,徐淑霞始终温和谦逊,带着亲切自然的笑容来回答记者的问题。

      后记:在普通人看来,气象工作者是闲庭信步、看云卷云舒的闲人,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每天的工作压力有多大。气象部门需要24小时不间断监测风云,这也就注定了气象工作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在夜晚别人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仍然要坚守在一线岗位上。如遇有危险天气,精神则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对家庭的亏欠是很多气象工作者心存的最大愧疚,风雨无阻则是观测工作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基层气象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人精神,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甘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