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基层一线警务单警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

02.11.2016  14:06
      早年,网上有句很流行的话: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这句话,在我们公安机关基层接处警以及各种执法勤务活动中,可谓一针见血,也是比较贴切的。        回顾我二十多年来在基层执法岗位的工作经历,同事之间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心有灵犀一点通”而互相有默契,对于圆满完成警务工作是很关键、非常重要的。每一次接(处)警、抓捕、盘问、讯问,甚至主持调解纠纷、调查取证等等工作进行时,就象运动员在每一场足球、篮球赛场上的竞赛,竞赛能否取胜、打败对手,队友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支持显得极其重要。我想,这样的体会,那些在基层做过的同事们恐怕都深有这样的感触。记得是96年还是97年夏天,那时我们在企业公安(新钢公安处)巡警大队工作,一天深夜凌晨,住在新钢集体宿舍(清萍公路旁边的俗称“钢丝大楼”)一个中年单身汉浑身是血双手抱着头慌慌张张的跑来报警,称有歹徒持刀抢劫,把整个二楼一层楼十几个单身工友暴力劫持在其中一个宿舍里,报警人是侥幸逃出来的。当时只有我和小于(现在良山分局工作)两个人值班,既没有任何武器、警用装备,也没有支援力量。尤其听报警人说对方持刀歹徒有四五个人、两倍于我时,脑子突然就大了…….怎么办?那时通讯装备落后(只是配发了被动的传呼机),又是凌晨时分,当时那个条件下,求助增援显然是徒劳,但拒绝出警显然也不可能。万般无奈,我们两个人硬着头皮赤手空拳跟着报警人去了现场,一路上边走边向报警人了解了现场的一些情况,在到达“钢丝大楼”快上楼梯的时候,我对小于说我们现在是二对五,空手对菜刀,干脆脱了警服(因为是夏天七八月份,我们穿的是短袖夏制服),打赤膊上去吧。到时再见机行事,我们俩一定要注意互相配合。到了二楼靠西头第一间,挨近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一片哭声,我和小于对视一眼后,猛的抬脚用尽全力一脚把那个宿舍门踹开,门开处只见迎面站了一个满身是血迹、头发乱的打结,两只手上分别提着一把菜刀的壮实青年男子,鼓着两只血红大眼楞楞的盯着我,我迅速判断出这人无疑就是其中的嫌疑人之一。见此机会,我与他眼对眼的同时突然哈哈大笑,一边张开双手一边大叫“我操!他妈的怎么是你啊”,我是边向前大步迈进一边说话,“啊”字还没有落音我已经面对面迎上前两手牢牢的箍住对方(把对方两只拿刀的手叉开在我身体两侧),与此同时小于也同步上来将我身体两侧的对方手里的两把刀抢了下来。然后合力把他拽出房间并交代一起上楼的报警人把赶紧把房门拉上关紧,之后扯下自己身上唯一的“装备”—一条平常不离身的武装腰带,利索的将对方两手反背后用腰带扣住,带回了大队之后移交给了刑侦部门,成功抓捕到了这次持刀抢劫的首要嫌疑人凌某。当然了,事后有人说当时共有三个嫌疑人(报警人有所夸张,实际上是三个歹徒)而你们只抓住了一个放跑了两个。我想这样的事后风凉话也不用分辩、计较,当时环境下,如果不是因为我和小于两人互相有默契、配合巧妙,怕是这一个也逮不住。所以说,配合,是多么重要!        在现场盘问、办案的审查讯问过程中,同事间的默契与配合也很重要。有些时候机会是瞬息万变的,不能及时把握住时机,就可能错过,甚至前功尽弃。这种工作可以说相当于一场“攻防作战”:违法犯罪嫌疑对象想要极力防守、回避,而我们则努力进攻、挖掘。一般来说违法犯罪嫌疑人都有些小聪明,也会察言观色看我们掌握了自己多少事实证据,这时候我们基层民警与其面对面时候双方的一言一语、每一个神态表现都可能作为双方分析对方虚实的依据。期间搭档说错一句话、表错一个表情,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盘问、讯问的不成功。所以,领导在安排这项工作的时候,最好应该安排相互熟悉了解的同事共事,效率、效果都会比互相不了解的同事要更好很多,这方面的实际例子其实也很多,但限于篇幅,恕不能一一举例说明。        过去,在公安机关共事过的同事之间,通常也是被称呼为“战友”、“兄弟”。其原因之一,我个人理解恐怕就是同事之间在工作上必须要互相配合、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形成默契之后才能发挥更大更高的能力与效率。尤其战斗在一线岗位上的同事,有时还要共同面对生死的考验,共同面对各种危机、危险(现当代时期还要面对互联网络、微信微博炒作、恶意抹黑的提防互保互助),互相合作、互相协调支持,其实何曾不是在互相保护、互相依靠呢?不管是一唱一和、一掩一护、还是同进共退,都是要以合作、协调、团结互助为基本前提。 
人口、居民身份证及出入境办证情况表2016年9月-2017年8月
  户籍人口居民身份证及出入证办证情况表: Upload/2017/09/201709201128485290.公安厅
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人分市州情况表2016年9月-2017年8月
  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人分市州情况表: Upload/2017/09/201709201150579530.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