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重心再下移 着力加强村一级

10.08.2015  12:58

  编者按  

  8月6日-7日,湖南省委在怀化召开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代表县委在会上作典型发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长沙县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着力选优训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特色做法,现将此典型发言予以摘录刊发。

  长沙县是全国十强县之一,2014年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名中,分别位列第7位和第9位,连续7年保持中西部第一。近年来,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全国前列,主要得益于县委始终按照“重心再下移,加强村一级”的思路,持之以恒抓农村、强党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压舱石和助推器的关键作用。

   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

  在抓农村工作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基层党建是根本;农村党建任务繁重,落实县委主体责任是关键。为此,我们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把农村党建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一是从严从实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县委坚持每年初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每半年开展一次基层党建工作讲评,每年底向县党代会年会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县委每年确定10个左右基层党建重点课题,由县委常委领题调研,常委同志每人联系1个镇街、包1个村(社区),每月至少到镇街调研指导工作1次,每年至少拿出3天时间吃住在村,访群众、听民情、解难题。建立健全责任、问题、整改、考核等四张党建责任清单,推行镇街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责任全程纪实,严格考核问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责任落地生根。

  二是配齐配强基层党务工作力量。县委专门下发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所有镇街设立基层党建工作办公室,明确1名副书记专职负责党建工作,按照每个镇街1-2人选配好专职党务工作力量,每个镇街、村(社区)分别选聘1-2名兼职组织员,实行逐级备案管理。镇街分管基层党建的同志除因工作调动、不胜任现职等原因外,原则上保持分工2年以上不变,每年组织党务工作者进行一次集中轮训,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力量薄弱、抓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真金白银加大基层党建投入。今年,县财政投入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等资金1.6亿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2012年村均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安排700万元用于建设扶贫,安排600万元用于“一站式”便民服务场所建设,安排700万元用于离任村干部补助,安排500万元用于农村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安排100万元用于困难党员慰问帮扶,按每村5万元/年标准安排惠民项目资金,确保村级组织服务群众有资源、有手段。

   着力选优训强村级带头人队伍

  开展任何工作,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抓好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基层党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基层至关重要。

  一是以严的标准选人。去年,县委抓住村级换届契机,旗帜鲜明地提出“五选五不选”选人导向,通过严格实行“两审三诺”制度,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治村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被充实到村级带头人队伍中,其中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82人,有84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级班子。今年上半年,我们采取竞争性选拔的方式,从大学生村官中再次选拔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5名副书记,村级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是以优的原则育人。近年来,县委在每年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党校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先后选派4批、10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欧洲学习,选派5批、21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浙、深圳等发达地区学习。每年安排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任后进村第一书记,聘请省社科院原院长朱有志等知名人士到开慧村等名村担任第一书记,今年安排35名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全覆盖。大力实施基层骨干队伍“三五”计划,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养50名“王再德式”优秀村党组织书记、50名“彭万贵式”优秀大学生村官、50名优秀农村党小组长,形成一批叫得响、示范性强的农村基层干部标杆。

  三是以实的举措管人。县委先后出台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承诺制、村干部值班和周例会制、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党员“三务”分类积分管理考核制、“四议两公开”制等五项制度,积极鼓励村主职、大学生村官参加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招考。近年来,先后有360名大学生村官考录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14名村(社区)主职考入公务员队伍,其中2名享受副县级待遇、3名提拔为乡镇副职。

  四是以足的数量储人。在接收383名省选市派大学生村官的基础上,由县财政兜底,自主选聘3批480名县选大学生村官,保证每村都有1-2名大学生村官的常量,并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采取“三荐三选三公开”的方式,按照每村2-4人的名额公开选拔、动态储备800名村级后备人才,有效解决了村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从2013年起,我们全面实施党建强村富民工程,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着力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一是明确目标要求。县委政府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全县190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都要达到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不少于100个,其中:5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10个、100-500万元的不少于30个。

  二是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鼓励因村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重点推广“五种模式”,即:以印山村、黄龙新村为代表的联办企业共赢模式;以金龙村、光达村为代表的物业租赁承包模式;以惠农村、保家村为代表的招商引资入股分红模式;以路口村、青山村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服务创收模式;以开慧村、农裕村为代表的土地流转集体提留模式。每种模式各培育10个以上示范村,分别由县级领导、县直部门和镇街班子成员联点重点指导。金井镇金龙村是县委书记的联系点,该村借助区位及产业发展优势,在金井大道旁新建村级集中居住点“茶香福园”,规划建设临街门面30个,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里增加收入36万元,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0万元。

  三是加大帮扶支持。县委创新“支企帮村”新举措,明确规定县直各部门安排的年累计10万元以上、与村级相关、能够产生一定收益的涉农非公益项目资金,要按照不低于资金总额4%的比例列支收益帮扶村级发展,连续扶持5年。2014年,全县共有14个县直单位的31项预算资金纳入“支企帮村”范围,预计今后5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500万元。

[编辑:邓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