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致力于治污染、增绿地,打造“零碳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03.11.2014  11:09

  长沙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了绿水青山。图为捞刀河畔春华镇老街美景。

数以万亩计的生态茶园,如同巨大的绿色地毯,在丘陵密布的大地上展开。

农村公园如同城市公园一样漂亮。图为江背镇印山公园。

南工北农的发展战略,保护了北部乡镇的绿水青山。图为北山镇青河村新貌。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图为高桥镇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均为资料图片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1月3日讯(记者 林畅)“种植吊瓜让我重新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从养殖大户到创业典型,成功的转型路让长沙县金井镇惠农村的喻露明受益匪浅。90年代开始养猪,他的养殖规模一度达到5000多头。2010年7月,为响应政府控制养殖污染、实行禁养限养的号召,他主动将58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拆除。如今的他,自主创业种吊瓜,一年收获百万元有余,还带动了周围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控制养殖污染,这只是长沙县在生态建设、两型发展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坚持以“两型”为引领,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既收获了金山银山,又保住了绿水青山。在全国率先打造“零碳县”的同时,率先建立了县级“两型”建设指标体系,通过着力构建两型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全民参与,更好地实现了绿色崛起和跨越发展,“两型梦”逐渐绽放。

  保护生态 治污染,增绿地,环境友好生态先行

  生猪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一度是困扰长沙县的一大难题,因为生猪饲养业的无序增长,水变黑了、空气变臭了……原本山青水秀的村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2010年,为了保护捞刀河流域生态环境,长沙县率先在县域内划定畜禽养殖业禁止养殖区、一级限制养殖区和二级限制养殖区。

  为鼓励农民主动拆除栏舍,长沙县还出台了资金扶助政策:2010年4月8日之前搭建且于2014年9月30日前自行拆除并清理规整现场的,每平米给予误工扶助资金100元,拆除后恢复耕种扶助资金50元,共计150元/平米;10月1日之后自行拆除的,各折减30%扶助金。

  曾经受到重度污染的福临镇,通过近三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成功遏制污染源头,实现了华丽转身。从2010年到今年3月底,县域内禁养区6000多户全面完成养殖“清零”。

  今年,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生猪养殖规模,长沙县开展拆除农田畜禽养殖栏舍专项整治工作。拆除范围包括全县20个镇街,涉及115个村(社区)、1038家农户,农田栏舍面积约23.4万平方米。目前,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一个地区的绿色发展,除了治理污染,更多的是看森林覆盖面积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长沙县在恢复生态的同时,也注重绿地的打造。自2011年起,县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植树造林补助,近两年完成人工造林3.8万亩。长沙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县199715公顷土地上,林地面积达884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4.29%,森林覆盖率高达43.46%。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205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217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45.70%。

  自去年12月市委、市政府启动“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来,长沙县在半年时间里完成造林总面积3万亩,绿化面积1334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平方米,县域形象大为改观。其中,人民路东延线两厢绿化带宽度(单幅)达30米,双向车道中间还配有14米宽的绿化隔离带,绿化分成7个层次,绿化率达65%,受到各方美誉。

  生态保护好了,环境自然漂亮了。作为县城的星沙,还坐拥全省最大的城市生态湖泊——松雅湖,内含具有“城市绿肺”作用的湿地274.4公顷。今年,对水质要求极其苛刻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更被发现栖身于松雅湖中。

   两型发展 从低碳,到零碳,两型生活无处不在

  构建两型社会,不少人首先提出的是践行低碳生活,即要求人们在生活中,尽量少耗用能量,有效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而今年,长沙县率先在全国建设“零碳县”,除了推行低碳生活,更是注重打造“零碳”模式。

  “发展零碳模式,不是说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零,而是将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并封存起来,这就相当于零排放了。”作为长沙县“零碳县”发展模式试点工作顾问,雷学军是省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全国劳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目前,他发明的专利“用速生植物捕碳储碳修复大气环境”正在长沙县逐步推广,在长沙县已经首次封存10吨二氧化碳,形成了6.8吨碳产品。

  按照《长沙县“零碳县”发展模式试点实施方案》,长沙县初步设想,零碳发展模式分为“普查、试点、推广”三个阶段来推进。如果借助雷学军的发明,在县域内实现二氧化碳零增长,那长沙县将在全国率先实现“零碳县”目标。

  打造“零碳县”的同时,长沙县两型生活方式理念也正渗透到群众心中。2013年,县政协专题调研关于两型生活方式构建课题并形成《关于长沙县构建两型生活方式的调研与思考》报告。今年,长沙县定制出两型生活方式评价标准体系,对长沙县未来3年涉及衣着、饮食、居住、出行、管理机制建设等两型生活方式构建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指导。在衣着方面,提倡绿色环保服饰消费;在饮食方面,提倡节俭低碳饮食习惯;在居住方面,提倡节能环保居住模式;在出行方面,提倡便捷低碳出行方式;在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行政推动措施配套。

  两型生活,渗透到了普通人家。家住长沙县跳马镇石桥村的“太阳能达人”龚立军,在自己屋顶装了35片太阳能电池,利用太阳发电,在夏天光照强烈时,一天能发电40多千瓦时,冬日阴天时能发电5-6千瓦时。现在,一天下来,除了满足自家用电外,太阳能发的电还有剩余。这个新鲜事物经常引来村民参观,龚立军笑着说:“绿色环保,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卖电。”

  目前,节能灯、太阳能路灯等节能设施在全县得到广泛推广。按照规划,星沙大道正在升级为“人行道+自行车道”的“城市慢行系统”,预计年底完工。届时,上班族除了开车,又多了一种低碳健康的出行选择。

  如今,长沙县已经形成了“用1%的土地支撑经济发展,99%的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局面,两型发展走在前列。

   声音

  以前到处污水横流,河水污染严重,现在好了,家家户户干干净净,走在路上,处处鸟语花香,这才是舒心的日子啊!——高桥镇金桥村村民 吴高柏

  数据

  1.拆除农田畜禽养殖栏舍专项整治行动范围包括全县20个镇街,涉及115个村(社区)、1038家农户,农田栏舍面积约23.4万平方米。

  2.“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来,长沙县在半年时间里完成造林总面积3万亩,绿化面积1334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7平方米。

  3.长沙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县199715公顷土地上,林地面积达884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4.29%,森林覆盖率高达43.46%。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2056公顷,绿化覆盖面积217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45.70%。

[编辑:欧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