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书博会湖南团达成101项图书输出意向(图)

31.08.2015  11:08

8月27日,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湖南展馆,不少观众在此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图/红网记者秦芳

  红网长沙8月3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清理,打包,邮寄。8月30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这样的动作在每个展台不断重复。当天,持续5天的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落幕,来自82个国家的2270家参展商各有所获,惜别离场。

  作为全球“四大书展”之一,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自1986年创办,至今已走过近30年历程。从最初的两年一届到如今的一年一届,展会节奏的变化直接满足了出版行业“把世界优秀图书引进中国,让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需求。

  今年展会期间,湖南参展团共计达成图书引进意向81项,输出意向101项。然而,在20多年前,这些意向数据“寥若晨星”,在参展之初,版贸(即版权贸易专员)甚至完全“找不着北”,空手而归。

   尝试马王堆汉墓受日本出版商关注

  尹飞舟的职业生涯,见证了湖南出版的发展。他历任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译文室主任,湖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出版管理处处长,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并于2014年9月任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

  8月25日,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之前,尹飞舟来到湖南展馆巡视布展情况。这是他最熟悉的场景之一,从1990年代初开始,他几乎参加了每一届图博会。

  “还记得有一次我抱着一本书,在展会上满场跑,到处问海外出版商要不要引进。”尹飞舟所说的这本书,名叫《马王堆汉墓文物》,大约是在1992年由尹飞舟担任编辑的。在那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他又以版贸的身份,向参会的海外出版商推介这本书。

  尹飞舟说,当时出版社英语好的人不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的他,成了社里与海外出版商直接对话的首选。“那一次推广《马王堆汉墓文物》,西方国家的出版商直摇头,但日本的两家出版社表示很感兴趣。”尽管最终没有实现《马王堆汉墓文物》的版权输出,但这一次经历,无疑增加了尹飞舟对于湘版图书“走出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