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14·国务院新政之七: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但与此同时,一些现象也让人忧虑。对于中央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表面支持改革,实际成为改革的阻力;有的表面简政放权,实际严守含金量高的权力,或明放暗不放,或一放了之弱化监管;有的以反腐和规范权力运行为借口,实际不作为、慢作为,这些都在实际中影响了改革措施的落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时说,必须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狠抓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务求早见实效。
“硬改革”的确必须提防“软抵抗”。改革一般涉及到利益的调整,当涉及“最后一公里”的这部分人利益时,他们往往不会明言说“不”,而是强调“条件不成熟”“情况很特殊”“不能一刀切”,想方设法“打太极”“软抵抗”“暗拆台”。如此看来,2014年国务院不放空炮,狠抓政策措施的督查落实;整治“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举措,十分重要。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分析,改革步入深水区,如果任由“中梗阻”现象存在,会让本来的好政策,效果明显打折扣。
针对这样的现象,2014年,国务院多次部署,以实际行动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方案排队督察、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及时整改,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许耀桐说,突破“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不但要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而且要像抓党风廉政建设、抓“八项规定”那样,始终“有人盯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如果突破政策落实“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对此进一步解读。
经济之声:中国政府网在去年底推出“政策落实网上评——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网上调查”。一些涉及热点事件的调查内容十分尖锐。比如,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落实情况调查问卷”中,第一题就是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价。而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大力保护环境的情况下,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没有变化甚至出现恶化。从这个例子看出,中央出台的政策落实的不到位,继续发展下去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叶檀: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就是南辕北辙,最终结果和当初设定的目标完全不一样。如果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的话,大气污染防治确实比较难做,落实不了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不愿干”,第二个原因是“不能干”,第三个原因是“拖后腿”。
经济之声:2014年国务院新政的关键词之一就是狠抓落实,不放空炮。抓落实具体包括4方面:各地自查、上级督查、第三方机构评估、社会评价。目前来看,是否已经开始收到效果?
叶檀:效果有一些。尤其在行政市场经济领域里,在负面清单、在资源注册方面已经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要大面积推广,在其他的领域收到效果,还要继续努力。如何让第三方的约束,如何让人大约束,如何成为一个刚性约束,这是以后要考虑的要素。
经济之声:的确,如果改革的顶层设计落不到实处,就成了空谈。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的观点认为,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就是一个范例。做好“一手抓制度设计,一手抓落实”的关键是什么?
叶檀:关键是,第一制度设计是科学的,第二约束机制也是比较合理的。例如有长期的第三方监督和制约机制,有一个长期监察机制。如果这些落实到位,相信会有比较稳定正常的长期运行机制。
经济之声:第三方机构和人大的制约要长期化,难点在哪里?
叶檀:从落实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既有路径的依赖。路径依赖把权力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里。路径依赖要破除,绝对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要建立整体的机制才能破除,才能形成权利制约。
此外,第三方机构是拿政府的钱来制约政府,其实这样也是比较为难的,从激励机制上是不可行的,所以它必须要独立,由社会来进行监察监督、还有人大也必须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可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意志。
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