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岁时记忆里的烟火之味

26.02.2015  12:16

(触摸大地之美 2014年12月17日,在湘西老宅子的堂屋里,老人将新鲜猪肉腌制后,将其挂在灶堂上烟熏火烤。一日三餐的烟火或重或轻,或有或无,充分让肉质与空气接触,一段日子过后,灶堂上的肉会被熏得 滴油,在烟火里暗传出肉香,成为美味的乡里腊肉。)

   烟与火的情意
  
  无论多么冷,冬天终将过去。
  
  湖南人过冬,不只是靠一把火,还非得有烟。烟与火是一对情侣,在湖南这块地盘,它们把日子过得最有滋味。
  
  无论是湘西的火塘,还是湘东的火缸,烟火在冬季日夜相守,它们见惯了人们的居家冷暖,听不尽家长里短,还晓得老人家的念想、男女间的私事。但烟火不声张,它们俩只顾着自己的小日子,或清淡,或厚重。
  
  无数个湖南人的灶台上,烟火把各种肉食轻烘细吹成腊味。最平常的日子里,烟火在锅甑下催生出一日三餐,酸甜苦辣。它们随后跑到外面,把主家的菜肴告诉村人,也可能会停驻于灶台上的房梁瓦楞,结成厚黑的堂煤,看一看年底祭灶王的热闹。
  
  最期待的是除夕,烟火化作烟花,作为夜空的唯一明星,它们变着花样登场,也鸟瞰着人间的万家灯火。能获得这一夜的专场,烟花一定不会忘记的,是浏阳、醴陵等地的人们。
  
  在湖南的日子如此有滋有味,烟火心里明白,大概只有在这里,才能相濡以沫至今。它们也曾闹矛盾,分居,甚至诀别。比如,烟在都市厨房里饱受主妇的白眼,烟被几乎所有的制茶师拒之门外。到了湖南的一些乡村,烟与火终于受到了同等待遇,它们在茶里缠绵,制出一种叫作烟熏茶的土茶。哪怕是对待远方来客,海南的槟榔,烟火也被湖南人请去作陪,把青果熏成了烟果。
  
  可以说,没有谁比湖南人更懂得烟火的味道。此味不只是与口舌肠胃相关,还关乎肉身的冷暖、内心的喜悲。或许也可以说,这里已是烟与火最后的伊甸园。那么,它俩的情和爱还会长久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 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当事人(单位)如有异议,请参阅《删帖说明》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