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湘企扬帆出海非洲刮起“中国风”

22.05.2019  18:25
  中非“”约谋盛会,开放湖南展新程。以“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27日-29日在湖南长沙举行,这是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框架下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窗口。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组委会秘书处近日组织“中非湘约企业行”采访团,深入对非合作湘企调研采访。


  早在唐朝时期,湖南与非洲就有经贸往来,从“黑石号沉船”展示的湖南长沙窑的陶瓷产品足以证明。进入新时代,一家家优秀湘企驰骋于非洲大地,为中非经贸合作贡献湖南智慧和湖南方案。


   农业湘企造福非洲人民


  民以食为天。“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企业看中了非洲的巨大发展潜力,也决心帮助非洲国家改善饥饿状况。旨在推动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民的“隆平高科”便是其中的优秀企业代表。公司形成了独特的“公益性国际援助”+“市场化海外拓展”双线并举的国际化路径,为中国种业“走出去”积累了丰富经验。


  隆平高科副总裁陈志新表示:“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支撑公司全面领先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公司的国际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杂交水稻、援外项目和农业技术培训。”隆平高科不仅通过“杂交水稻外交”和三大援非项目为中非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在非洲定期开展以技术援助项目和援外技术培训班。目前,已培训非洲官员和农业技术人员约3600人,涉及近50个国家。同时,公司以技术合作、种质资源培育为战略支点,探索大农业、大生态、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


  主攻杂交水稻的袁氏种业,也是其中的佼佼者。2008年,袁氏种业开始在非洲进行杂交水稻的试验示范和品种选育工作,后在马达加斯加成立农业公司,如今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乌干达、几内亚比绍等非洲国家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产品深受非洲农民的喜爱。


  可喜成绩的背后,是企业员工的辛勤付出。袁氏种业副总经理姚震球介绍到,企业刚刚进驻非洲市场时,面临着极大的阻力:语言不通、干热的气候难以适应、饮食习惯天差地别、治安状况堪忧,还有扰人的疟疾,大约95%的员工都得过疟疾,以致于员工要常备青蒿素。但这些困难都没能浇灭企业的热忱与信心,袁氏种业终于在非洲站稳了脚跟,并利用“农业企业+小额信贷公司+农户”的组织生产方式,解决了非洲农户投入能力有限的问题,有效地打通了杂交水稻产业链,实现了互利双赢。


   三一智造助力非洲建设


  2002年,三一的第一台设备出口摩洛哥,成为最早一批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多年布局后,三一在非洲分成了“南非”“北非”“西非”三个区域市场通过重点聚焦的方式,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赢得了非洲客户的认可。当前,三一出口非洲设备销售额超100亿元,销售设备12000多台,位列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产品出口非洲第一名。其中、混凝土机械、大吨位起重机、小港口机械在非洲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放眼非洲大陆,三一设备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各重大项目的舞台。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肯尼亚蒙内铁路、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埃塞亚吉铁路、尼日利亚中土铁路、塞内加尔达喀尔轻轨等大型交通轨道建设项目中,三一设备高效运转。


  同时,三一加强与非洲在能源、矿产等新业务领域的深层合作。埃塞阿达玛风场2期项目,三一102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海外最大风电项目。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炼油厂尼日利亚丹格特莱基炼油厂,目前有超过120台设备在现场施工。突尼斯矿业集团采购了17台三一95吨矿车,这是中国矿车出口最大单一订单。


  “三一设备在非洲标志性工程上的集体亮相,不仅树立了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还有效助力非洲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三一重工国际总监周万春表示。


  周万春介绍,未来三一将在南非、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家联合当地合作伙伴建设组装厂,提升当地工业技术水平,同时依托三一工学院,为非洲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前人的哲思慧穿古今,如今的湘企也正凭借着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坚韧意志,扬帆出海,阔步非洲,让非洲大陆的“中国风”愈刮愈烈。


  (蔡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