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湖南统战9年印象之二

25.09.2015  10:57

  惟楚有才,於斯为盛。湖南这片热土,历来不乏干事创业的党外英才。

  党外代表人士,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让党外代表人士的智慧力量得到更好发挥,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彰显最大价值?

  从制度保障到机制创新,从人才选育措施优化到凝聚思想共识,9年来,湖南连年着力,孜孜以求。三湘大地,一幅党内党外和衷共济的璀璨画卷,徐徐展开。

   请君登船”, 奠定制度宏大格局

  制度、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往往决定了工作的格局和成效。正如铺呈的画布,足够广阔平整,才能承载起兼具气魄与神韵的画作。

  从1997年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写入《中共湖南省委重大问题决策程序(试行)》,到2010年省委出台《关于加强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意见》,再到2012年湖南制定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制度基础不断夯实,湖南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目标措施日益明确。

  得益于此,9年来,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始终作为湖南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任务刚性不断提升。

  工作机制的突破,更成为落实制度的关键。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联席会议制度,运用“六个共同”工作机制,顺畅推进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合作共事工作。

  “两部共同发力,决策更为精细科学,落实工作更见实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陈潇说,把党外代表人士们实实在在“请上船”同舟共济,才能把中国梦的湖南篇章写得更加精彩。

   精心培用,打造优质人才队伍

  “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民革省委常委蒋涤非回忆过往,历任中南大学建筑设计学院院长、株洲市副市长,现任省建筑设计院院长,他感慨良多,“从学界跨入政界再到企业界,每一步都有新收获。

  在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任上,蒋涤非专家学者的知识技能和严谨态度,让工作更为精细有效,这也直接体现在株洲近年来城市面貌的巨大改善。

  而行政岗位上历练出的开阔视角与社会责任感,让如今担任企业管理者的他更关注省建筑设计院的转型发展,更重视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岗位数次调整,无不围绕着蒋涤非在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领域的专业优势,折射出湖南在培育和使用党外人士中一以贯之的做法——“量身定制、精心培育”。犹如艺术家作画前,精心挑选、调配每一种颜料,才能在最具美感的位置填上最合适的色彩。

  这些年,湖南从基层和高校“两个源头”广汲“活水”,精心选择培养党外优秀人才并大胆任用,让他们在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职务上历练综合能力,不少党外代表人士被委以部门正职重任。2013年,娄底市一次性安排4名党外人士担任审计、规划、统计等政府部门行政正职。

  精细的培养机制促进了湖南各领域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数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作用充分发挥的良好局面。一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的领军人物脱颖而出,其中就有致公党中央常委、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甘霖、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龚建明、民革省委主委、中南大学副校长田红旗等重量级人物。

  截至目前,全省党外人士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2.8万人,担任实职党外干部2万余人,其中厅级以上170人,县处级以上2000余人,党外正职660人。

   联谊交友,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2005年,湖南省委出台《关于建立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与党外代表人士交朋友制度的意见》,省委常委与高层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由制度逐渐上升为一种政治生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率先垂范,与袁隆平院士结为挚友,多次亲自赴湖南杂交水稻中心看望慰问袁院士,与他恳谈交心,帮助他改善工作、科研条件。

  如今,在湖南,各级各部门都通过这种方式与党外代表人士缔结了亲密友谊,深化了彼此思想共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各级党委(党组)充分信任,充分保障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权利,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正如作画时讲求笔触气韵和谐统一,唯此方能成就佳作。

  农工党省委副主委、中南大学副校长张灼华,无疑是这幅“画作”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在科研、教学领域成就斐然,运用专业知识破解疾病难题更彰显出知识分子的民本情怀。今年6月,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上,张灼华自费赴西北省份的调研成果——关于研制包虫病诊断防治技术的建议,受到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

  九三学社社员、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印遇龙,2000年放弃了加拿大优厚的工作条件,义无反顾回到湖南工作,先后取得多个国家、省级科技奖项和专利授权,为湖南生猪产业转型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同心奋进的良好氛围下,湖南广大党外人士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立足本职岗位干事创业,积极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在党内党外和衷共济的画卷上,展现着绚烂而独特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