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与汝城 濂溪书院里理学寻源

23.05.2016  11:04

 

汝城濂溪书院。

湖南日报记者 白培生 李秉钧

通讯员 刘小林 曹航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近日,记者来到汝城濂溪书院,刚进大门,便听到一阵清脆的读书声。原来,是一群孩子在朗诵《太极图说》。

汝城濂溪书院位于汝城县城西郊桂枝岭麓。自宋末到清朝,全国建有纪念周敦颐的濂溪书院成百上千个,但目前唯有汝城濂溪书院存于世。“周敦颐主政汝城时,在此悟创理学学说。”汝城县委书记方南玲介绍,除了九异其址的濂溪书院保存了下来,当地还有300多座古祠堂也印下了“崇理尚德”的烙印。“考亭(朱熹)理学源流远,恭简(朱英)勋猷德泽长”、“国勋已见排诸吕,家学曾经授二程”……从一些古祠堂的对联上,可见一斑。

影响中国至深的理学,与汝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1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开山鼻祖,世人将他与孔孟并列而称“周子”,尊为濂溪先生。

公元1050年至1054年,周敦颐由“郴县令”调任“桂阳(今汝城)令”。他在汝城任县令4年,创县学、兴水利,发展农业,“风节慈爱,吏治彰彰”。汝城濂溪书院院长何志军说:“周敦颐在汝城期间,是其理学思想孕育、形成、成熟的重要时期,后来著下《太极图说》、《拙赋》等名篇,终成理学鼻祖。

何志军介绍,周敦颐到汝城上任不久,其弟子程颢、程颐(二程)来看望他,3人闲游县西一里予乐湾,见耒水呈S型曲贯,呈太极图样,周敦颐感悟顿生,遂创《太极图说》,为理学思想文化奠基之作。

何志军带记者来到汝城县城旁的予乐湾,说这里便是当年“太极图”原址。

记者凭高远眺,见耒水呈S型曲贯,以水分土,现阴阳两半。S形南边地势较高,为阳;北边地势较低,为阴,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

程颢从师郊游时作《春日偶成》,列千家诗之首。”何志军介绍,民国《汝城县志》载:“予乐窝在县西五里江口,二程从学濂溪至此,有时人不识予心乐之句,后人遂名其地为予乐窝,俗名予乐湾。

周敦颐所著《太极图说》,阐述了天人合一的“万物生成论”、中正仁义的伦理道德思想,提出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哲学观念,成为后世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理学文化衍生之本源。

来汝城后,周敦颐也开始思考治世、处世之道。根据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下了《爱莲说》和《拙赋》等千古名篇。《汝城县志·艺文志》载:“周子凿池种莲,著‘爱莲说’”、“周子著‘拙赋’”。《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传为千古名句。《拙赋》则阐述了“以拙为德,以巧为耻”的思想理念,构成了濂溪理学的灵魂。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清朝著名学者王闿运的一句名对,既阐明了濂溪理学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又道出了湖湘思想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源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