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70后警察父亲的文化讨论信件 让女儿成大学校园网红

18.10.2016  11:06

    原标题:70后父亲的来信让女儿成大学校园网红

  易橙(化名)的父亲写给她的部分书信。受访者供图

  近日,易橙(化名)收到了父亲从长沙发来的挂号信,这封在硬笔书法习字簿上写成的家书里,父亲跟她聊起了“朝云”两字的延伸意义。因为父亲连续一年多持续不断的书信,易橙成了校园里的“网红”,很多同学都知道她有一个爱给女儿写信的70后警察父亲。

  易橙老家在长沙,今年19岁,目前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按照惯例,读完父亲的来信之后,她花了不少时间查了跟“朝云”相关的典故和文化常识,做好功课。两天后,她跟父亲通过视频聊起读信后的感受。

  “上一封信里,我跟她谈了古典文化中典故的应用,我们现在讲的每一句话里,都有几千年文化的密码。”易橙的父亲易生(化名)说,叶嘉莹先生讲一首几十字的唐诗,都能讲上两三个小时,就是因为这首诗背后有丰富的典故和文化背景。他通过“朝云”一词,和女儿谈到了宋玉这样的历史名人,男女之间坚贞的爱情、面对人生坎坷的豁达态度等内容。

  这样的交流方式,从易橙读小学时就已经开始,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小学的时候,易生主要给她讲《论语》《孟子》《道德经》,一个礼拜背一句,一句一句地讲。

  到了初中,易橙在学校寄宿,父亲就用“小灵通”给她发短信,每天一句名人名言或励志格言;到了高中,父亲的短信从一句话变成了一个故事,易生每天都会准时给女儿发小故事。

  “我读初中的时候,他说高中不再发了,高中的时候,他答应大学不发了,现在他说要把信一直写下去。”易橙说,她从小就抗拒父亲这种讲大道理的方式,放学回家后,其他小朋友都在玩,而她要听父亲跟她讲道理。

  易橙说,有时候,父亲拿着一本《道德经》,能连续不断地讲上四五个小时,“我比较听话,心里抗拒也会忍着,不过现在已经接受了”。

  记者范典

  父亲

  希望女儿少走一些弯路

  易生出生于1972年,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方式,让他感受到了现有教育体系的缺陷。1994年大学毕业后,他感觉自己犯了一些错误,这让他觉得,作为一个父亲,他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女儿少走一些弯路,让她克服人性的弱点。

  易生家里有大量文史方面的藏书,不只是《论语》《孟子》,也有《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藏书已经多到书柜都放不下。易生想要女儿读《资治通鉴》,但她试了几次都没有读下去。

  “女儿小的时候,怎么教她,我并没有清晰的逻辑。我喜欢读书,教她一些《论语》《菜根谭》《庄子》《孟子》,也有一些‘附庸风雅’的东西。”易生说。

  易生清楚记得,女儿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念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橙立马举手补充前面的一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当老师说到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帮助,易橙马上能想到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

  “现在的教育方式并没有达到我理想中的效果。”易生说,他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应该停留在讲大道理的方式上,应该有更多的改进。

  女儿

  父亲的话有时能起到警铃的作用

  现在,易橙已经完全接受了父女俩目前这种模式。父亲每半个月给她写一次信,读信后,父女俩再通过视频花20多分钟聊一聊体会和收获,自此实现了“和平共处”。

  “我文笔不是很好,但是写作文一般都能得高分。”易橙说,以前读中学的时候,她脑子里存了一大堆的名人名言和古今中外的历史典故,写作文时信手拈来。

  “他说要一直写下去,我能接受,有时候我身处自己的世界,看不清一些事情,父亲的一些话有时候能起到警铃的作用。”易橙说。

  “我是一个心软的人,这是父亲对我的影响。”易橙说,父亲特别注意培养她的善心,小时候碰到乞讨的人,父亲都会给他们五块十块,“有一次特别搞笑,他先给了一个人五块,结果后面的乞丐排着队要,他就一个一个地给。”

  “别人都说女儿跟爸爸更亲,但是我跟妈亲一点。”易橙说,可能是父亲讲太多大道理了,她有点怕跟父亲交流,也许是从小就养成了这种独特的交流习惯,她跟父亲在生活上的交流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