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网》辞掉年薪15万工作 80后浏阳女婿张坊种田
4月26日,张坊镇田溪村,田坎上,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在熟练地抛秧。去年的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年薪15万元的机械师。但他的愿望是建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农场,而非一个机械师,所以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辞职回家种地。他就是浏阳女婿刘意龙。
辞去年薪15万工作 机械师回张坊种田
今年30岁的刘意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脸色黝黑,高大壮实。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在帮村民修拖拉机。修好后,他戴上一顶草帽,动作熟练地“蹦”到了田坎上,拿起秧苗,开始抛秧。在此之前,他从未下田干过农活。
2008年,老家新化的刘意龙大学本科毕业,应聘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当机械师,负责海上钻井平台机械设备维修。后来,他跟同学陈文结婚,成为一名浏阳女婿。
“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出海,每次回来,总觉得还是踩在陆地上的感觉更好。”刘意龙喜欢钓鱼,喜欢种菜。他说,自己从小住在城里,家附近有一小块空地,看到有人种了些菜,自己经常会去帮忙,“觉得跟自然接触是件很奇妙的事。”
刘意龙坦言,在公司年薪有十五万,加上一些福利,一年有近20万收入。“我更喜欢跟土地打交道。”去年,他了解到妻子陈文在张坊的老家有很多土地可以承包,田地资源适宜现代生态农业开发。“这里田多,山也漂亮,这更加坚定了我种田的想法。”
去年10月,他正式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并利用空闲时间到山东、新疆等地学习农场发展经验,同时在张坊镇承包土地500亩。今年3月,他正式辞职后,回到张坊,正式地做起“农民”。
儿子回家种田 母亲哭了2个星期
辞掉工作,田地成为他的第二个“家”。每天早上天刚亮,他就到田地干活,一直到日落西山才回来。在长沙市农业局、浏阳农业局、张坊镇政府的帮助下,他购买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并到浏阳的一些种粮大户处参观学习。4月,他开始了早稻种植,首批种了100亩。
虽然很辛苦,“但踩在地里,很踏实,我也相信自己能做好。”刘意龙说,干农活其实并不是什么不体面的工作。其实只要肯吃苦,什么事都能做好。
虽然他自己这样想,但父母开始却不支持。
“每天晚上我从田地里一回到家,妈妈就哭,一直哭了快2个星期。一边哭一边劝我别种水稻了,已经投资的钱算了,回家再找份其他工作。”刘意龙的儿子现在刚刚2个多月,母亲谢素娥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孩子。
刘意龙知道母亲是关心自己,怕他太辛苦。“可是,这是我自己喜欢的,而且我有信心能做好。现在刚开始做,怎么知道自己不能做好呢?以前农民没有读过多少书能种好田,我读了大学,应该更能做好。所以不能轻言放弃。”刘意龙便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母亲。他跟母亲一起看农业新闻,讲农业今后的发展前途,并将自己的想法跟母亲分享。
渐渐地,母亲也没有再劝说了,只是默默地支持他。每天,刘意龙从田里回来,她会问儿子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并鼓励他要坚持下去。
他的苦恼:缺资金还缺烘干机
刘意龙现在最苦恼的是资金问题,他已经投入了30多万元,但还缺一套烘干机。加上之前购置的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基本上就全部是机械化操作的。
“还有就是土地承包的问题,刚开始有些是荒地,大家也愿意承包给我,但我真正种起来,价格就上涨了。”刘意龙希望得到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
他的梦想建个现代化生态农场
刘意龙的梦想是承包1000亩土地,拥有自己的粮食品牌,同时发展山里无公害的蔬菜、黑山羊、鱼、鸡鸭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生态农场。
刘意龙开着耕田机在田里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