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取得重要进展

12.01.2015  19:07

湖南是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水稻增产模式攻关牵头省份。2014年,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和实施方案要求,我省进一步加大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力度,取得较好成效。2014年,我省在赫山等10个县市区开展了 “四双”(双季双超级稻双机插双过600公斤)超高产技术集成等9项攻关试验、4项增产模式技术示范,筛选出了适合机插的品种、育秧基质,探明了适宜播种、育插秧方式及插植密度、秧龄调控等技术。“四双”超高产技术集成攻关100亩方,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1064.2公斤,比大面积抛秧、手插秧亩增产100公斤,实现了双季稻机插秧产量新突破。全省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技术示范面积达到21.2万亩,平均亩产518公斤,比非示范区每亩增产35公斤。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省政府及省农委领导高度重视,将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作为新时期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项目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部门主导、有关部门支持、实施乡镇领导参与,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办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示范片。赫山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农业局、农机局、财政局、水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不定期召开会议,从文件制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增产模式攻关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长沙县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全程机械化攻关项目领导小组,农业局设置了全程机械化攻关项目指挥部,各镇设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团;成立了以农业厅、农大、农科院专家教授组成的高级技术咨询服务团队;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农技中心技术骨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实施团队,为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坚强的后盾。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 各试点县市区采取多种形式全方面进行宣传发动。一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广泛动员部署。二是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宣传示范区高产典型事迹。三是通过标牌和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各试点县在攻关示范项目确定后树好标牌,向公众公布创建单位、产量目标、技术要点、指导专家、责任领导,接受农户评议,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在交通要道、人流集散地印刷墙体标语、悬挂横幅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省农委在长沙县召开全省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现场会议,试点县市区通过交流增产模式攻关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扩大了示范影响。赫山区采用多形式进行宣传,开展区、乡、村三个层次的技术培训和印刷墙体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在各示范片统一规格制作示范标牌等多种形式扩大增产模式攻关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 省农委成立了有湖南农业大学、省水稻所、国家杂优中心、省农机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参加的双季稻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专家组,明确了专家技术指导责任制,建立了分项目、分区域专家负责制。年初在反复多次征求专家及试点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科学的总体方案,并分项制定了品种筛选、播期、播量、基质、秧龄、密度、栽插方式等攻关试验方案,确保了攻关试验的顺利实施。冷水滩区农业局组建了7个驻点技术服务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3-4名技术骨干组成。双峰县组织技术人员分片驻点,技术干部在各基地平均驻点25天以上,各示范片实行行政、技术责任制,县农业部门委派一名行政负责人、一名技术责任专家、2-3名工作人员组成各示范片工作组,将模式示范技术落实到户到田。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 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的高产创建补助资金在10个重点示范县集中用于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每个省级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市区不少于160万元,其中部级试点县市区不少于240万元。各试点县整合相关资金,确保模式攻关工作顺利进行。醴陵市财政拔专款500万元作为该项目实施配套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五是加强检查督导。 省农委对各地高产创建及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导,实行“月调度”机制,及时跟踪攻关进展;组织专家开展巡回检查,检查各项技术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了攻关示范的有序推进。澧县县委将双季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纳入粮食生产考核,年初将任务量化到乡镇。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督促检查力度,由“两办”督查室组织县农机、农业部门定期督查集中育秧、机插秧工作。年终实行综合考评,县财政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