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多措并举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02.12.2014  03:14

农业部把今年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茶陵县农业局从源头入手,紧紧抓住“基地建设、质量溯源、生产规范、市场监控”等环节,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多措并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维护了人民农产品食用安全。

一、重视宣传培训,把好思想“认识关”。为了不断提高老百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消费意识,该县农业局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常抓不懈。一方面利用大型宣传活动、电视、农业信息网、手机短信、宣传车、村级宣传栏等平台对全县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以农业技术推广为核心,结合粮油、科教、植保、执法等部门对农资经营商规范经营及对农民农药安全使用进行培训指导。今年该局积极组织参加了“5.12”防灾减灾宣传、全国食品安全周等宣传活动,并结合农时农事,组织农技干部深入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放心农资进乡村”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活动,帮助群众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完善体系建设,把好监管“责任关”。该县农业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始终非常重视,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联合监管的工作责任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局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评。今年该局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全县20个乡(镇)、办事处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统一配备专职监管员,统一配置农药残留速测仪等监管设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定期对监管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乡镇农残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监管水平,大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工作效能。同时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把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三、强化农残检测,把好市场“质量关”。一方面做好日常例行监测工作。加大对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的农产品抽检力度和频率,认真地做好每一批次的检测,防止有毒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同时,重点抓好关键时期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尤其是在节假和“双考”期间,严格把好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口,通过增加抽检批次、扩大抽检范围,突出对县城蔬菜供应主要生产基地、蔬菜销售市场、大型超市、学校食堂实行全天候监管检测,并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等,确保市民和考生食用安全。截至11月底,该县累计抽样农产品15080个, 合格率达99.7%。

四、开展三品认证,把好基地“生产关”。今年蔬菜基地提质增效纳入市“民生100工程”。该县农业局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新品种推广运用、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和实施品牌创建等措施,对蔬菜生产全程进行技术指导,配套推广应用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适用技术,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产品健康发展。目前,该县已落实蔬菜基地提质增效面积400亩,同时,积极做好农产品“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已完成12个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工作,至此,茶陵县通过的农产品质量认证面积有9500亩,产品认证24个。

五、加大执法力度,把好农资“安全关”。为了规范农资经营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销售行为,坚决杜绝违禁农药进入田间地头、有害食品流向市场,今年茶陵县农业局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开展了一系列农业投入品专项治理行动。3月份,联合8家部门单位重拳出击,严厉打击 “毒豆芽”生产行为,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4月份,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6—8月份,组织开展了一场有声势、有效果的“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11月份,启动了秋冬生产农资专项治理工作等等,有效净化了农资经营市场,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今年该局累计出动农业执法人员850人次,整顿市场36个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和生产基地共150次,受理举报投诉8件,立案查处农资案件3起,挽回经济损失159万元。

六、推进污染耕地治理,把好土壤“源头关”。为了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今年茶陵县启动了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项目。作为项目牵头实施单位,该县农业局按照省农委统一部署,对全县的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加密调查监测,根据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分布规律,将该县污染土壤划分为了达标区、管控区、结调区三个区。主要通过采用VIP+n技术,同时对污染区采取增施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深耕改土、调整产业结构等修复治理综合配套措施来修复和改善土壤环境,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目前,该县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总面积达16.82万亩。

(茶陵县农业局  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