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5个县区参加国家慢阻肺监测项目工作

23.12.2014  14: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类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及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其病情长期牵延,呈进行性发展,不但影响个体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02年慢阻肺在全球死因顺位中排第5位,2007年升至第4位,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全球第3位死因疾病。慢阻肺也是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显示,2004-2005年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居民第3位死因,其中慢阻肺占比高达81.5%;2012年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仍居第3位死因,但占比已升至91.4%。

我国2002-2003年在7省市开展的一项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8.2%(目前未见其他反映全国人群慢阻肺患病情况和流行趋势的数据发布)。2014年国家将慢阻肺监测纳入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体系,作为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中慢性病防控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慢阻肺监测工作将定期开展,旨在全面掌握慢阻肺及其相关因素在人群中的流行状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慢阻肺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我省雨湖区、临武县、安化县、麻阳县、澧县为国家监测点参见监测工作。项目调查对象为调查前12个月在监测点地区居住6月以上,且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的中国国籍居民。调查对象总计为3000人。监测工作主要包括:调查家庭情况调查以及个人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心率测量、肺功能检查等。

工作计划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任务十分繁重而复杂。希望各监测县(区)要在国家、省市及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好本县(区)监测工作,以县(区)级疾控中心为主体组织开展调查工作队,做好数据采集、审核、上报等工作;指定监测点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全程参与慢阻肺监测工作,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生和肺功能检查技师参与肺功能检查和质量控制工作,并完成肺功能异常者的胸部X光片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圆满完成国家监测任务。 ��医生和肺功能检查技师参与肺功能检查和质量控制工作,并完成肺功能异常者的胸部X光片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圆满完成国家监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