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生计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改革纪实

20.11.2015  17:47

  2015年  11月18日。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为期10天的2015年度湖南省卫生计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面试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偌大的学术交流中心内,每天16个面试组同步进行,每个面试组由5名评委组成,评委每天一换。7148名笔试成绩和资格审查合格的高级职称申报人员按专业分期分批参加面试。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省卫生计生委职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方亦兵介绍:每天的评委都是头一天由驻省人社厅纪检组监察室、驻省卫生计生委纪检组监察室、省职改办、省卫生计生委职改办使用专用电脑软件从高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的,库中评委数过少的专业从相关专业抽取1-2名评委。面试试题的命题组卷全权委托第三方,全程采用电脑自动抽签、评分、统分、亮分,评委随机抽签确定分组,考生刷验身份证由系统自动随机生成面试序号,考生、评委、工作人员实行全封闭管理和多重安检。

  考题由评委在考前临时随机抽取,并对评分标准进行讨论、细化和平衡,尽可能减少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使评委评分更为客观公正。同一面试组评委评分相差比较大的,统分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成绩无效并告知考生到考务办等候,考务办工作人员即行组织评委进行复审。面试过程中,评委既不另外提问,也不以任何方式提示考生;考生不得向评委透露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否则按违纪违规处理。

  考生答题完毕后,评委使用电子评分器给考生独立评分,电脑自动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后以其余面试评委评分的平均分值作为该考生面试成绩,并通过语音播报与屏幕显示当场将面试成绩告知考生本人。

  “这样的面试管理严谨,流程合理,减少了人为因素,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公平公正。”现场参加面试的考生们如是说。       

  职称评审,事关申报者的切身利益,向来为社会高度关注。我省卫生计生系统的职称评定更是人数多、规模大,2014年,申报高级职称人数达8590人,2015年则达到10282人。

  职称评审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推手。如何发挥职称评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一直是省卫生计生委在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几年,省卫生计生委从健全机制、完善标准、创新思路入手,着力破解和消除职称评审工作中的关系分、人情分、利益分等人为因素,打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

  ——加大客观评价力度。将当前客观公正程度较高的专业理论考试作为主要评价环节,取消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病历和论文量化评分,通过专业面试考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评价。

  ——树立正面导向作用。对长期扎根乡镇、贫困县的专业技术人员开辟绿色评审通道,面向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单独设置农村卫生副高职称评审渠道,对贫困县考生给予笔试成绩加分,以此促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稳定,为基层培养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实行综合奖项和科技成果奖项加分政策,鼓励积极向上和注重经验总结,推动人才队伍品行和能力建设;推行援藏、援疆、援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晋升倾斜政策,更好地推动帮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这一政治任务的落实。

  ——构建安全评价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笔试和面试由自行命题组卷改为全权委托第三方,保证考场管理和组卷人员不重复;全程采用电脑自动抽签、评分、统分、亮分,落实回避制、复审制、责任追究制,实现无缝化管理;改变面试评委抽取方式,加大基层评委比重,评委、考生随机双盲,考生补空面试,避免人为干扰;考生、评委、工作人员实行全封闭管理和多重安检;主动请求和自觉接受纪检部门和社会舆论监督,多层次、全方位、无死角构建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安全评价体制机制,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向重品行、重能力、重业绩的方向发展,较好地发挥了职称评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正面导向作用,促进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让老百姓更方便地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助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进一步缓解。

  事非经过不知难。让我们顺着时间脉络,再次回望改革来时路,触摸探索者心路历程。

   改革之2011——

  委托第三方组卷、改变评委抽取办法、减少病例提交分数,三大举措开启改革大幕

  2011年,对我省原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而言,注定是一个改革之年。

  卫生系列原有的高级职称评审,理论考试由原省卫生厅职改办自己命题、组卷;理论考试阅卷、论文评审打分、病例或实例报告评审打分、正高申报人员面试4个量化评审项目,都是由本专业的3个评委从头评到尾,人为因素多、主观因素多,对评审的公平公正有着一定程度的潜在隐患。

  公开是公平公正的基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防止评审权力集中,杜绝评审过程中的人为因素,2011年,原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定高举改革大旗,率先推出三大举措。

  首先,改变理论考试方式。把理论考试由原来的自己命题、组卷、制卷、阅卷改为委托原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命题和阅卷,而且由原来传统的纸笔考试方式改为人机对话考试。把理论考试委托给第三方,虽然减少了自己手中的权力,但促进了公平,维护了公正。

  其次,改变评委抽取方式。原来评委是提前3-5天抽取,保密难度大,加之原来的高评委库评委人数有限,不少专家年年担任评委,这样就给评委专业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土壤。2011年开始,改变了以往的评委抽取方式,评委在评审的前一天才抽取;连续两年参加过评审工作的评委原则上不再抽取;加大来自市州、基层的评委比例,以有效防范评委专业户现象;对于库中评委数比较少的专业从相关专业抽取一定数量的评委。同时,实施论文评审、病历评审、面试每个环节由不同的评委参加,改变以往由本专业2—3名评委从阅卷、论文评审、病历评审、面试一条龙评到尾的模式。

  再次,减少申报人员提交的病历份数。由原来的5份减少到3份,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已很少直接管病人,基本上自己不写病历,申报材料时提交的病历要么只有一些查房、手术记录,要么临时加以修改,并不能体现出申报者多大的实际内涵与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