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汽车:十年完成四次扩张

24.12.2015  12:13


 博世长沙以智能网络为依托,围绕产品物流、机器人、能源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运用将更加完善。

  星沙新闻网/星沙时报12月23日讯(记者 陈琳玲)成长力:十年耕耘,四度扩张。在由制造转向智造的路上,博世汽车走得稳健而快速。变化与增长的是规模与产值,始终不变的是精工细制、精益求精的企业信仰。

  2013年汉诺威工业展上,德国第一次向世人演示了智能工厂的模拟生产过程。

  当德国人描绘着“智能工厂”中机器在思考的未来愿景,美国人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部署时,中国也在蓄势迎接“中国制造2025”新时代的到来。

  就这样,变革的故事在迅速发生。

  将生产线进行智能改造,依靠“云端”服务器,整合车厂生产、物流、人员等形成庞大“网络”,企业正紧锣密鼓地将需求、生产以及供应的端口串联起来。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简称博世长沙)的工业4.0正在建立自己的体系。

  在长沙现有的制造企业中,还很少能有像博世这样敢于说自动化水平达到100%的。

  今年年初,围绕扩大产能的需要,博世长沙启动了总投资 4亿元的第四期扩建项目建设,包括新建一栋厂房和新添置一批生产设备与研发设备,预计至2017年底结束。截至目前,厂房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机电安装进入采购阶段。

  据博世长沙总经理魏彦介绍,新工厂将主要集中在无刷电机等部分节能环保型重大设计产品的生产上。除此之外,在对生产线进行调整后,部分其他现有产品也将纳入到新工厂的生产体系中。

  由于新投入的生产线和机器设备是完全按照工业4.0的理念来进行设计,待正式投入使用后,博世长沙以智能网络为依托,围绕产品物流、机器人、能源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运用将更加完善。这样,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联互动,生产制造流程可全面实现自动化。

  事实上,目前博世长沙已经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和应用工作。

  比如,工业机器人逐年推广普及,机器手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博世长沙的生产线上。据了解,博世长沙现在已有约30台工业机器人投入使用,至明年底预计将增加到70台左右。

  而在生产管理上的智能化运用,更是博世长沙备受称道之处。

  “在我们的生产线上,所有原材料输送系统都是自动化的,包括登记注册、下订单、确认和追踪,每一个程序都通过射频技术(RFID)的运用达到高度自动化。”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细小的原部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装了“跟踪器”,随时可以控制。这种高自动化原材料输送系统,可以增加可视化,从而减少库存,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在智能工厂中,自主设备在没有人员直接的控制下独立地作出决定。”魏彦举例道,博世长沙将已有的一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后,人工数量减少了80%,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同时,出现人为干预和非生产性损失的可能性降低,生产周期缩短,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将会显著上升。

  新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博世长沙产能或提高近50%,研发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将进一步加强,有助于推动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走进博世长沙,除了感受智能制造带来的冲击外,还可以发现许多节能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细节——

  研发大楼全部采用了自动感应窗帘,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来调节开启的幅度。

  厂房的天窗采光面积明显高于以前的厂房,有效地利用自然光,减少电能的消耗。

  办公室照明采用时控开关,在员工就餐和下班后自动关闭照明。所有大功率公用设施均采用变频控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可见,作为制造型企业,除提供节能环保产品外,博世长沙在低碳环保生产方面也有着严苛的自我要求。除了日常严格控制污染的排放,及时掌握各类污染源排放数据外,还部署专职员工组成的健康、安全和环保团队按照博世集团的要求监控低碳环保指标。

  多年来,通过对环境生态有效的管理,博世长沙先后获得过 “长沙市环境友好企业” 和 “中华环境友好单位”称号。并且,还早在2007年就成功通过了由TUV南德意志集团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外部认证。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