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光伏:清洁能源助力望城两型发展

10.09.2016  06:07


     波光粼粼的鱼塘里,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呈现出“海天一色”的景观。鱼儿在光伏板下纳凉嬉戏,来回穿梭。建成后的协鑫新能源望城区东城镇渔光互补项目,将实现一地两用:水上光伏发电,水下渔业养殖。



  2015年9月,协鑫新能源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正式落户长沙望城区,预计于2016年12月并网发电。该项目投资1.6个亿,正式投入使用后将有效优化长沙市能源结构,缓解地方电网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故事:因地制宜的绿色能源



  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全球领先的以太阳能发电为主的,集开发、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新能源企业。在2015年10月《中国能源报》评选的“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协鑫集团排名全球第11位,中国第1位。2015年5月,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在湖南省内寻找发展新能源项目的土地。



  “湖南土地金贵,基本农田多。经过多方找寻,最终在长沙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找到了一块坑塘水面,对于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可谓是因地制宜。”协鑫新能源湖南分公司投资开发部项目开发经理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选择将这个项目落户望城,首先因为从湖南省到长沙市都对光伏发电非常重视,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望城区的主要领导以及长沙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这个项目都非常重视,帮助我们推进进程,进行协调,让我们很感动。



  “新能源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方向。湖南省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稀缺,无法和西部地区一样发展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因此想要发展新能源,我们将目光转向了分布式光伏。”长沙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叶剑楠告诉记者:“2015年,试验区组队赴江苏宝应县进行光伏项目考察,分析论证了多种方案,最终结合望城区实际,确定了渔光互补项目。



   未来:清洁能源助力两型发展



  “‘渔光互补’是指在鱼塘水面上搭建支架,放置光伏板进行发电。鱼塘中还可以照常养殖鱼虾。这样将清洁能源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不用占用土地资源,不用考虑屋顶是否有承重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值。光伏发电还可以直接用于养殖用电,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程鹏对记者说:“在鱼塘上架设光伏板,大大减少了太阳直射,适合不喜光的特色养殖。同时,水面温度比地面低,有着良好的日照、通风、降温环境,可以大大延长光伏组件的寿命,提高发电效率。



  为了保障当地农民的利益,协鑫新能源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采取成立土地合作社的形式,将土地返租给农民进行渔业养殖,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这个项目不仅是渔业与光伏发电的互补,还是清洁能源与农民收入的互补。在望城区渔光土地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变成股东,获土地流转费、红利。同时,流转出土地的农民还可以租下土地养鱼,获得收入。”叶剑楠说:“接下来我们要优化光伏组件下的水产养殖问题,引进新品种,推广养殖新模式,逐步打造成为休闲观光生态循环渔业基地,为望城带来生态效益。



  据了解,该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预计2016年12月并网发电,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力1900多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上百吨,并带来所得税、增值税、销售税金附加等税收收入3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