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茂,每个月都是“质量月”

28.09.2016  16:38

      “每个月都是‘质量月’,每一道工序都是质量关,每一位员工都是质检员。”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俊龙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每一次到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采访,记者都有着新的感受,“质量月”期间,中国质量报记者再次走进华茂,倾听华茂人的“质量故事”。 

        金平英的“质量锦囊

      从18岁进厂至今,金平英已在华茂工作了34个年头,见证了华茂的变迁与发展。金平英是安徽华茂集团动力分厂空调工段长,去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每次见到老金,他都带着标志性的憨笑。

      “空调和纺织品质量有关系吗?”看到记者有疑问,老金说:“关系大着呢”。

      “温度、湿度太高或过低,就会导致纺品缠绕或断头,影响产品质量。这里的温度和湿度,现在刚刚好!

      近年来,老金先后攻克了Luwa(洛瓦空调)尘笼密封条新材料应用技术和空压热风利用技术等30多项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的技术难题,多次获得华茂集团双改双革创新成果一等奖。他提出的“管网查漏降低水损率”重大合理化建议,采纳实施后为企业节能降耗上千万元,2008年荣获了“全国职工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奖。

      2010年4月,华茂集团首次以工人名字命名班组——“金平英班组”。

      金平英的手机里只建了两个微信群,一个是华茂创客群,一个就是金平英班组群。在金平英班组群里,除了每月4次固定的交流外,13位成员把技术创新、质量创新、节能创新的经验在群里进行分享和探讨,一些生产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也能得到有效解决。

      “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我要把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与大家共享,把这个小小的‘质量锦囊’传下去……。

      “神眼”,母女俩的“质量接力

        1990年,18岁的余琼成为了一名华茂人,在络筒挡车和包装岗位工作到现在。

      一次在包装台上,余琼肉眼看纱线觉得有明显色差,拿在手里,手感捻度也异常,跟当班检查员反馈后,及时避免了一次质量事故。

      一个本白品种的纱,混在正常的品种中是很难发现的。有一次,余琼敏感地发现一个纱有异常,经过仪器检测,此纱捻度小于正常纱捻度10%以上,为不合格品。

      同事们说,余琼的这项特殊技能,主要源自于她是质量的有心人。

      在余琼手上,平均每月有30~40吨纱流出,却从未发生过一起质量事故,被人们赞誉为“神眼”。

      余琼的“神眼”来自于刻苦努力和经验积累,也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余琼的母亲査振华在华茂整整工作了27年。她原来是一名细纱挡车工,也是一名捉疵能手。

      余琼清楚地记得刚入职时,母亲哪怕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把自己在工作上的经验和感悟与她分享。

      董事长也是首席质量官

      “一个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以贯之做到底,一面旗帜扛到底。”这是华茂集团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总结与概括。倪俊龙认为,抓质量管理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让企业的质量文化得到传承,让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华茂集团的质量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亲自抓,各分厂、处室各部门正职具体抓。从高管到员工,层层传导压力是华茂集团质量管理的常态。倪俊龙介绍说,员工收入中,一半以上与质量考核挂钩,严格的质量控制不会放过丝毫缺陷。

      华茂人把精于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价值取向和打造“百年华茂”的战略选择。

      华茂产品的质量要求有多高?倪俊龙表示,国家标准为底线,用户满意为标准。

      高质量带来高效益。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中,华茂产品内销价格要高于市场成交价的10~20%,出口纱线和坯布价格分别要高出国内平均出口价格的20%和40%,品牌效应得到较好体现。

      “为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华茂在管理中突出一个“”字,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倪俊龙说。1985年,公司制定了《质量考核奖惩暂行规则》,又在全国纺织行业创造性地提出“指标质量、实物质量、长期稳定的质量、包装和运输质量、售后服务质量”的精品质量五要素。同时,建立了厂级和生产分厂二级质量攻关组织和例会制度,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严而有序的质量管理网络。

      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打造一个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纺织产业新体系。实施智能化工厂试点、精品面料品牌、国际化经营拓展、资本平台融合、技术管理创新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等六大重点工程。到2020年,建成销售翻番、充满活力、综合实力行业领先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

      质量的提升续写着华茂的传奇。在华茂人的血脉里,澎湃着的不仅仅是打造科技华茂、国际华茂、百年华茂的豪迈激情,还有追求卓越的“质量基因”。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