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十几万人做公益 超百万人受益

27.02.2017  16:07

  


2月25日,在长沙县星沙大道和望仙路交会处,长沙县志愿者协会会长吴腾飞正在劝导市民文明过马路。曾诗怡 摄

 

  编者按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4周年纪念日。不知不觉,“学习雷锋”已走过50多个年头。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从未走远,志愿者就是最好的化身。他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注孤寡老人、关爱老兵等,积极帮助有需要的人;他们倡导健康生活,弘扬传统文化等,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他们默默无闻却十几年如一日,以身垂范,用热情感染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本报今起开设《带动一群人 温暖一座城——长沙县最美志愿者风采录》专栏,挖掘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志愿者先进典型。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2月27日(记者 李文婧)冒雨为流浪者送温暖,小区设置投放旧衣回收箱,关爱脑瘫儿童、抗战老兵,开办两家公益图书馆,帮助麻阳果农义卖冰糖橙……这些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中,总会有长沙县志愿者协会会长吴腾飞的身影。从自发做公益到成立长沙县志愿者协会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16来,吴腾飞的生活始终和“公益”二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战友救人牺牲

  坚定了他做公益的心

  2001年,吴腾飞高中毕业,去北京当了兵。一个月后,吴腾飞领到第一笔钱———80元的部队津贴。当时他意外得知浏阳洞阳中学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这事一直牵动着他的心,于是他找亲戚要来联系地址,第二天就把80元寄了过去。还不断地写信鼓励这个孩子。

  “其实当时最讨厌写东西,但一想到能帮助和影响比自己也小不了多少的人时,觉得很开心也责任重大。”吴腾飞告诉记者。

  这次资助,是他公益生涯的开始。

  而令他做公益的心更加坚定的,是一位名为蒋国正的战友。“他在回永州定远老家探亲时,救人牺牲了。”吴腾飞说,那时候他便下定决心,要成立一个以战友名字命名的爱心基金,把他的爱心传承下去。

  去年,筑梦未来·百万草花成长公益计划正式启动,长沙县志愿者协会是其中的执行单位之一。在吴腾飞看来,虽然计划不是以战友名字命名,但也算完成了这个心愿。

   做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将做一辈子

  复员回来,他创建了一个志愿者网站并建立爱心QQ群,召集了一两百名星沙志愿者,爱心志愿活动也扩展到省内其他地方。到目前为止,他组织的公益活动已经吸引了十几万人来参与,服务了百万余人。

  “他平时非常忙,常常是一个活动紧接着另一个活动,要到现场做各种安排。”大四学生杨玉琴告诉记者。

  虽然忙得很,吴腾飞却事必躬亲。在去年帮助麻阳果农义卖冰糖橙的活动中,他跟车从麻阳装车出发,到晚上12点才到星沙。“卸完货已经到后半夜了,他又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守到早晨。”长沙县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冯琴琴说,义卖总共做了四批,每一批橙子,吴腾飞都是如此。

  别人眼中的义举,在吴腾飞自己看来,“其实只是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罢了,就像有人从小喜欢看足球,想做一辈子的球迷;有人喜欢拍照,喜欢花大钱去买昂贵的设备跋山涉水拍美景……其实我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些小事情。”

  公益路上,他也并非一帆风顺,也遭遇过不少辛酸、误解和质疑。“做得越大确实争议越大。” 然而,“每当看到当事人能够因为我们的帮助有所改变时,立马又能量满满。公益或许就是这样,让人难以割舍。”

  他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因为公益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

[编辑: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