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益阳工业经济发展纪略

14.12.2015  15:57

  一座座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一个个极具潜力的项目扎根落户,工业园区一片火热的生产景象…… 

  驻足回眸,五年一瞬。“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工业实力稳步提升 

  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十二五”期间,益阳市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建材、纺织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0.1%,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7.6%,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至2014年底,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达1839.4亿元、537.5亿元、1768.4亿元、75.8亿元,“十二五”年均增幅为23.32%、23.94%、23.84%和4.96%。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位由2010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8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由2010年的787家增加到2014年的922家。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特色逐步显现 

  “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发展了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黑茶、槟榔、船舶、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橡塑机械、农机制造、船舶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均有配套成龙的企业;电子信息产业聚集,逐渐形成了新型电子元件和消费类电子整机等电子产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至2014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20%,食品产业占GDP比重达8.6%,装备制造业占GDP比重达7.4%,电子信息产业占GDP比重达5.8%,均为全省靠前水平;黑茶、槟榔、船舶制造、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产值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十二五”期末,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86家,预计产值规模23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11.3%,占全省同产业的比重为10%;产业中过十亿元的企业共有4家,过亿元企业41家,艾华电子、科力远已跻身全国电子百强企业。 

  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十二五”期间,益阳市一方面完成了新一轮调区扩区,省级以上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09.45平方公里(不含东部新区),其中建成区面积为48.85平方公里,园区设施和配套日趋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城融合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发展了兰溪粮食加工工业园、皇家湖食品工业园、安化黑茶产业园等食品加工园,打造了会龙电子信息产业园、龙岭电子工业园和资阳区长春电工业园等电子信息产业园,集聚涵盖了食品和黑茶加工、机械制造、新型显示器及电子元器件业、消费类电子业和信息服务业,并逐步形成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林纸一体化制浆、造纸基地以及桃花江竹木加工基地等。 

  至2014年底,全市园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02.95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09.3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比重分别达54.5%和57.6%,园区已成为益阳市工业发展的第一高地。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