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北京车展 太多“外围”内容需要关注

07.10.2014  13:44

  2014年4月29日,伴随着初夏北京燥热中漫天飞舞的柳絮,第十三届北京国际车展终于落下了帷幕。本次车展无疑将载入史册,因为从第一天起,它就远远超过了车展本身应当承载的内容,回顾本届车展,除了车型本身,媒体能够报道的方面不胜枚举,成为了一场由“展商、媒体、观众、明星”等等各方面混杂在一起,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

   外围”内容一:“星星到底来不来?

  曾几何时,“全球首发”的金字招牌早已不是汽车厂商们车展营销的最大噱头,明星,让车展成为了“粉丝们”的狂欢节。你来,或者不来,都在制造话题,都让粉丝疯狂,让媒体抓狂。

   外围”内容二:“管理服务有多烂?

  北京车展的配套服务质量在今年依然没有任何好转,拥堵的路况、单一的公交线路、混乱的安保、落后的馆内服务设施早已为人们诟病已久,甚至在今年还有媒体挖出了E5馆的柴油被“油耗子”偷了丑闻。

   外围”内容三:“豪车一买小半打儿

  本届车展再一次体现了北京身为帝都的豪迈,天价豪车在北京车展的成交率可能能赶上这些豪车经销商们一年的销量了。格尼赛格one定价1亿,专供中国市场销售,限量6台。这样的天价豪车本应因为自身强大的性能而受到各界的关注,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提起它,能想起的只有在北京车展上全部售罄。

  此外,伴随本届车展的还有广电总局的扫黄令、纪检委让厂商不再敢发“车马费”、以及各大新闻媒体、自媒体随之而来的各种吐糟……

  本次车展早已超越了车辆本身,就连承担报道工作的媒体本身,也被这场“饕餮盛宴”异化,成为了这场闹剧的“看戏者”和“剧中人”。如饥似渴的媒体人恨不得车展上多发生点事儿。媒体在这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传播者,还是话题的制造者,可能媒体本身也没法完全分清。

  事实上,北京车展如果想真的做成高大上的国际车展,和法兰克福等车展媲美,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还有许多应该提高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 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当事人(单位)如有异议,请参阅《删帖说明》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