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服务平台 夯实服务基础 努力提升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效果

21.03.2017  01:04

2015年9月,我省祁阳县、衡阳县、澧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县。一年来,各试点县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安排,扎实稳妥地开展创新试点工作,在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让农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近期,我们组织对试点县的试点情况进行了调研,总体感到试点组织得力,工作开展有力,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效果明显。

一、基本情况及评价

各试点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确定服务环节内容,确定购买补贴标准,统一组织政府采购,发展社会服务组织,组织农技农资服务,制定考评验收方法,采取政府采购、定向委托、以奖代补、政府贴息和招投标等方式进行创新试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试点覆盖范围广。各试点县都将粮食生产面积大、种粮大户多、组织化程度较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初具规模、大多数农户需求意愿强烈的乡镇确定为试点服务区域,试点面积达135.34万亩。二是参与服务组织多。据统计,3个试点县共有273个合作社、农机大户、专业服务公司、龙头企业和乡镇基层农技站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试点服务。三是政策宣传力度大。试点县通过电视字幕滚动、村村通广播、群发短信、发放资料和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工作的政策、目的及意义,鼓励农民和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四是试点创新效果好。通过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产生了良好的效益,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又增加了服务组织收入和农户人均纯收入。试点地区逐步建立创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需对接机制、服务主体的综合协调机制、服务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服务质量。试点县都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内容和措施。一是确定服务环节。将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细分为土地流转、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工厂化集中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统防统治和谷物烘干等主要环节。二是确定服务数量。根据各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将粮食生产各环节的服务任务以菜单形式提供给服务组织,由服务组织选择一个或多个环节参与招投标,向农户提供生产服务。三是明确购买对象。按照“谁服务,补贴谁”的原则,补助对象为提供服务的农业服务站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公司。四是明确购买方式和标准。采取定向补助方式,对各个环节的补助进行细化,合理安排补助标准。五是制定考评标准。制定了一套操作可行的考评标准和方法,重点考评服务环节中的合同履约、服务质量、农民满意及服务组织内部管理情况,确保全面、准确作出客观评价。

(二)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服务模式。各试点县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机制,明确了职责分工。一是在工作标准上坚持“四实”、“四决不”。即: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实,决不能是“皮包”公司;作业服务面积实,决不能弄虚作假;服务合同、服务公约、服务台账、验收清单、结算清单、补贴发放清单实,决不能张冠李戴;工作表格和相关资料实,决不能虚报浮夸。二是在购买机械化作业环节上实行“六统一”。统一培训、统一耕整、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机收、统一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效益。在实物农资补贴上,采取统一送货上门,到户到田的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是在服务模式上积极创新。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深耕深种、水稻技术操作流程和农艺、农机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将粮食生产全程纳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内容,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

(三)发展服务组织,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发展培养壮大现有农机、农技、农资配送、谷物烘干等全方位全程综合服务组织,解决了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最后一道关键难题。注重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工作,让服务组织既要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或农机作业服务,又要为农户提供农作物品种布局、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调查预报、合理密植、农产品安全、农业技术宣传、技术入户入田等全方位的农技服务。如衡阳县以湖南安邦为重点,培养具有可提供公益性农技服务能力的大型农业企业3家,提高了各服务组织取长补短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实现了为农户服务的紧密对接、相互跟进、环环相扣和全程式的跟踪服务。澧县重点支持的锦绣千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农资采购配送、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购销、资金互助服务平台,提供保姆式服务,采用语音呼叫、短信平台等信息技术,为农户提供点对点的服务,帮助农户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前无规划、产中无技术、产后无渠道及资金拮据等难题。

(四)加大财政投入,严格资金监管。各试点县在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的基础上,都从县农业扶持专项中调剂部分资金用于社会化服务试点,衡阳县从粮食生产和农业专项资金中调剂2050万元,作为试点片区的政府采购基金。两年来,3个县共投入试点经费7744.89万元。在资金使用上做到专款专用,实行县级报帐制,经考评对已完成并符合要求的服务,县财政及时将补助资金结算给服务组织。对有虚列和谎报服务面积、冒领补助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服务组织,进行严肃处理,追回资金,追究责任,取消其服务资格并记入黑名单。

三、主要收获

(一)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是节约了粮食生产成本。据初步估算,2015年,衡阳县试点服务区为农民节省成本1800万,祁阳县早稻生产为试点服务区种粮农户节省成本704.07万元,澧县农民增收节支3000多万元。二是提高了复种指数。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推进了粮食生产单改双。2105年,衡阳县由试点前130万亩增加到144万亩,增幅为11%,试点乡镇全部实行了稻稻油或稻稻肥三熟制生产。祁阳县新增早稻面积1570亩,双季稻率从65%提高到了87%。三是提高了粮食产量。统计数据表明,各试点县2015年获得社会化服务的早稻平均亩产433.6公斤,3县早稻平均亩产420.6公斤,平均提高了13公斤/亩,增产3.09%;较2014年早稻平均单产增产19.9公斤,增产4.81%。四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试点服务区早稻生产中工厂化育秧、专业化防治、田间管理和稻谷烘干环节服务可为种粮农户每亩节省用工1.7个,其中澧县6000多个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五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据统计,2015年,试点县服务区机耕率99.93%,机插率99.44%,机收率达到99.6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67%。3个县农业机械化率整体平均提高了15%。六是增加了服务组织收入。试点服务组织降低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收入,中标服务组织整体收入比2014年平均提高15%以上。

(二)社会效益效果明显。一是增加了农户人均纯收入。据统计,试点服务区通过开展高产创建和优质稻生产,亩均增产30公斤左右,亩增收在250元以上,试点乡镇农民人均增收在500元左右。二是增加了农民就业人数。由于服务组织农技人才需求量增大,就业岗位增加。2015年,祁阳县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380个。三是发展了经营性服务组织。截止今年9月底,3个试点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32家,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68家,专业统防统治公司62家,其它专业服务公司245家。四是提高了农民满意度。我们组织创新试点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5%的农户,结果显示农户满意度95.6%,一般满意度3.4%,不太满意的占1%,农民满意度比试点前增加了48%。

(三)生态效益实现突破。通过对粮食生产中的农资供应和专业化防治服务,施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控制肥料和农药用量,改良了土壤物化性能,降低了农业投入品的面源污染,提高了粮食品质,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机械化作业和仓储加工服务,减少对土壤过度翻耕,作物秸杆全部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有效地培肥了土壤,减少了水土流失,生态效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当然,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服务内容还不全面。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主要以农民特别是规模经营主体的需求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主要品种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展开,试点服务内容不能全方位覆盖。二是规模经营受到制约。上级下拔试点资金较少,试点县财力有限,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内容受到限制,制约了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服务组织尚需培育。目前,单项服务组织参与试点服务居多,在机械化作业、农业废弃物回收和处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仓储加工等方面服务相对较弱,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发展相对较慢。

四、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政策研究,构建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全环节服务的综合经营性服务组织,不断完善区域性植物病虫害测报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体系、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逐步建立起遍布全省农村非财政供养的农资、金融等服务机构网点,构筑城乡批零一体化的农资供应营销服务网络,尽力满足农民群众对农资的需求。

(二)总结试点经验,探索服务途径。积极探索服务经验,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态度,科学制订服务标准,选强选准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效益。努力探索购买服务内容、承接主体资质、购买服务程序、服务绩效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做法,形成一批有借鉴、有价值的成果,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可行路径。

(三)加大培育力度,壮大服务组织。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增收为目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和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服务组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组织形式、服务手段,拓展服务渠道,建立高效的服务机制,实现装备资源的科学化配置、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四)统筹部门协调,提供服务支持。加强部门综合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统筹协调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与国土、水利、电力、税务等部门协调,研究制定经营服务用地、用水、用电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争取财政支持,增加政府购买公益性农业服务的投入预算。继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金融改革,用好“两权”抵押贷款政策工具,积极为服务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