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姑娘回长沙寻亲 24年后找到养母

15.12.2014  14:47

12月14日,长沙市中山亭附近的一家餐馆,因为姣姣一岁便去了加拿大,所以并不会说中国话,母女俩虽然不能用语言沟通,但眼神间传递仍着温情。图/潇湘晨报实习记者 张迪

  红网长沙12月15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吴和健)24年前,梁姣姣被一对加拿大夫妇收养。渴望找到亲生父母的她于12月11日来到长沙,短短三天,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姣姣不仅找到了寄养的唐一中家,也因为媒体的报道,牵出一段离奇身世:姣姣出生47天后遭遗弃,被叶清明的妻子抱回家,养到10个月大后被送到福利院,经特护一段时间后,才远涉重洋到加拿大。

  尽管亲生父母还没找到,但曾经抱养和寄养的父母见到姣姣归来,就像迎接自己的亲生女儿回家。他们说,这一切,都是缘分。

  “缘分。”12月14日,唐一中和叶清明再次见到抱养的孩子姣姣后,不约而同说出了这个词。

   寻亲 写在教案上的注意事项帮助找到特护父母

  “很小的时候我就好奇,为什么我跟身边的其他孩子长得不一样。”12月14日中午,姣姣在同学周恩泽的翻译下告诉记者,因为肤色和长相,她很小的时候就问过自己的养父母。养父母很坦诚地告诉她,她来自中国长沙。

  “两年前我才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确定自己想找亲生父母。”姣姣说,起初她想作为交换生到长沙读大学,后来没有办法成行,就选择了到香港读书。

  凑巧的是,曾在长沙读书的周恩泽就住在姣姣对面宿舍。听说了姣姣的想法后,周恩泽帮她联系自己在长沙的英语老师,并由老师联系了一位女同学接待。

  12月11日,梁姣姣与另一名加拿大同学到了长沙。长沙的女同学将她们迎回家,同学的舅舅周永光还为此客串了一回侦探。

  “太凑巧了”。14日中午,周永光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姣姣带来的一些文件资料中,有一份由姣姣养父母带到加拿大的《梁姣姣生活习惯》,落款时间为1990年。“写在一张长沙汽车电器厂技工学校的教案纸上,落款是‘中国亲人:唐一中全家’,我一打听就找到了。”周永光说,12日上午,他打听到写这份文件的人叫唐一中,住在长沙下大垅汽电宿舍,而且一直没有搬过家。电话联系上后,约了第二天在对方家里见面。

   相见 拿出两张一样的照片,一下对上号了

  13日上午,面对突然站在自己面前的女儿,唐一中的妻子陈建明一把抱住了姣姣。

  “我一看就知道是我写的。”72岁的唐一中说,当姣姣用电脑打开那份用教案纸写的文件后,自己的思绪一下就回到了24年前,“我还记得纸上是写给孩子加拿大父母的内容,包括饮食、排泄、睡眠和毛病四个方面。

  看到24年前分别时写的东西,唐一中的眼睛有点湿润,返身回房间,拿出了姣姣小时候的照片,而姣姣也拿出来一模一样的照片,“一下就对上号了”。唐一中说。他告诉姣姣,当年福利院安排姣姣在他家寄养,时间虽不是很长,但家里人都把姣姣当宝贝一样,“姣姣要去加拿大之前,我们还照了全家福,那时我的母亲还在。”唐一中说,母亲特别喜欢姣姣。

  “就像是上天的安排一样。”14日中午,陈建明拎着一个袋子回到家,她说女儿回家了,她给女儿去买了一件新衣服。“孩子就在那里哭。”陈建明说,姣姣不会说中文,13日到家后,她看女儿的头发有点乱,顺手就拉过女儿给她梳头,没想到孩子背着脸,泪水却不停地落下去。

  “缘分。”唐一中说,他希望姣姣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即便找不到,自己家就是姣姣在中国的家,“我希望她能学好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