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匠人自费办起“雨花非遗馆”执着于民间文化路

04.06.2016  23:20

  2015年7月,刘启后应邀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共同策划邀请意大利、加拿大、法国、英国、伊朗、韩国等外国专家赴隆回北部山区考察花瑶文化和梅山文化。  刘启后 供照

  雨花非遗馆内编织浏阳夏布的手艺人。

  雨花非遗馆的竹编艺人。除署名外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彭海英 摄

  一晃将近四十年,永远都在行走中。  刘启后 供照

  星辰在线6月4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彭海英

  其实,他们是或孤独或偏执的文化行者,或许是源于血脉中的前缘或许是儿时的梦想,他们共同选择了民间文化这条艰难的攀援之路。为了传统文化的挖掘、记录、保护与传承,他们沉浸于民间技艺的古朴精湛,傻乎乎地做着自己的文化梦……

  “老后”300次深入花瑶大山区

  三十多年前,“文化保护”还是一个略有些生僻的词汇, 而被乡人亲切称为“老后”的刘启后,却对身边缤纷多样的传统文化有了初始的认知和特殊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使老后退休后,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隆回县境北部高寒山区的花瑶山寨,以及周边地域古老的民间文化事象。这位年长的独行侠, 长年游走在偏远、闭塞、贫穷、落后的乡野村寨。每每日行数十里。黑了,随意找户人家挨一晚;饿了,啃个生红薯。日晒、雨淋、霜打、冰冻, 遭狗咬、被蛇追、遇歹徒、惹伤痛……

  一晃将近四十年。这位七十三岁的老人,靠老两口微薄的薪金,先后近300次自费去偏远落后的花瑶山区,对滩头年画、花瑶挑花、民间木偶、布袋戏、蓝印花布、呜哇山歌等进行了深入考察和整理推介,通过他的镜头,他的笔杆, 以及他那份朴实的文化自觉,为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留下了鲜活、真实的历史记忆。历经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老后配合当地政府,共同托起了“花瑶”这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古老瑶族宗支,且赢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最美少数民族村寨”等一大串耀眼的光环和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出版相关文化专著多部。

  为了更全面了解省内外的民间文化及文化遗产的现状,他自费跑完了湖南110多个县市,现已采访考察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传统民俗包括:邵阳布袋戏、武冈楹联古村落、湘西蜡染、苗族斗牛古习等54类题材。

  老后告诉记者,“在老伴朱春英长年默默承受和倾力支持下,我坚挺着走过了古稀人生。有人说我自作多情,自讨苦吃。但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保护老祖宗代代相承的文化遗产,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一些该做的事情,我这辈子值了!”

  老匠人自费办起“雨花非遗馆”

  从13岁开始学习木雕技艺,郭存勇从事木雕行业已近40年,这使得他亲眼见证了包括木雕在内的传统手工艺由兴到衰的过程。“到上世纪90年代,木雕、竹艺、棕编等很多传统手工艺不再赚钱,我们一起学木雕的几个师兄弟因为靠手艺没饭吃,后来都转行了,如今学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尤其很多老艺人的手艺,家族传承上百年,到这一代人眼看就要失传了。”郭存勇说,“传统手工艺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还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今天如此落魄,实在令人痛惜。”

  几年前,老匠人郭存勇开始认真调研当前国内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状况,发现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如果要更好地传承、发展,需要通过一个整体的平台来展示和运营,郭存勇决心自费办起“雨花非遗馆”。他要传承民族非遗,带领传统手艺人走出一条希望大道。在妻子的支持下,他经过多方走访搜集,先后将数十个非遗项目,包括世界级“非遗”龙泉青瓷,国家“非遗”湖南湘绣、醴陵釉下彩,以及浏阳夏布等项目和几十位工匠、手艺人招入馆内,并免费面向社会展示和教学,该馆成为湖南民间首个传统手工艺集中展示点,给公众一个更好了解、学习、传承非遗的平台。

  来自攸县的民间艺人洪源以前靠祖传的剪纸手艺勉强维生。在2015年全省非遗宣传日展演上,郭存勇发现了洪源的窘境,为了帮助剪纸50年的老人传承这门技艺,郭存勇邀请他免费入馆,并亲手为他制作了一张供创作时用的桌子。入馆不到一年,洪源招了10名学徒,他的剪纸技艺得到多家媒体关注,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随着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到来,郭存勇一手促成的雨花非遗民俗艺术街区将对公众开放。这位木雕匠人说:“我希望通过努力,让传统的工匠精神在这里得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