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壮士断腕之决心 化“阵痛”为无尽力量 ——湖南永州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务实效

25.11.2014  19:25

      近日在湖南省永州市气象局采访了解到,曾经经济指标、区位资源等各项指标位于全省同行后列的单位,深改元年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冲破深改迷雾,破解深改难题,交出靓丽答卷。永州在气象防雷工作、气象行政审批“三单”制度、前置服务等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大胆改革,焕发了市场活力、释放了经济红利,实现了“抽丝剥茧而后生”,初步形成了开放有序、竞争充分、高效透明的气象业务服务格局。 

      紧缩部门“无形之手” 开放“三单”以外权利
      长期以来,基层权少事多责任重的矛盾比较突出,减政放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要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学会做好气象行政许可这道‘减法题’,真正实现权利层层开放、资源层层下移,发挥气象部门小政府、大作为的作用。”市气象局分管副局长宋定满信心十足地道。永州市企业投资气象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市场监管职责清单、权力清单(“三单”制度)应运而生。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方面明确划出了禁止红线,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以往行政相对人存在的模糊地带至此已全部清晰,公众一目了然。同时为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永州气象按照监管清单和权力清单,全面落实事中、事后监管,主动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
      永州气象人敢于撬开板结的利益,虽然暂时的发展受到制约,但对整个经济的促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反过来购买气象服务,既反哺了气象工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又释放了市场经济活力,先减后加的做法实现部门和社会的双赢。

      盘活社会“自治之手” 规范行政许可前置服务
      “要我改变、我要改变”针对前置服务饱受社会诟病且困扰气象事业发展,永州气象一改姿态,以“我要改变”的积极姿态完善社会自治途径、依法管理监督前置(中介)服务、引进其他市州气象前置服务,努力构建公平、公正的气象社会管理环境。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协调作用,对全省十五家已取得湖南省气象局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的单位在永州开展的业务活动予以认可。加强前置服务机构管理,对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要求其公布收费依据、收费标准、依法参与招投标、业务流程示意图、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监督电话等,前置服务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实施指定、暗示、引导、授意服务对象(建设单位)到特定中介服务机构办理业务及串投标等行为的,按照规定从严处理。 

      用好政府“有形之手” 规范防雷行政许可
      “改什么?怎么改?改到哪层面?”自中国气象局5月下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后,深化改革的问题一度困扰永州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推进政府购买气象服务“以气象服务为龙头,带动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和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市气象局局长鲁金舟敏锐的嗅觉、独特的视角解读了永州气象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从此,永州气象独辟天地、打破思想观念的桎梏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坚持一改到底。
      市本级防雷行政许可工作纳入到政府建设领域并联审批且实现双岗运行,充分用好政务中心气象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这两个载体,直接实现了行政相对人网上网下同步、全程透明、防止了“暗箱”操作等问题,扼制了腐败的滋生。而后,双牌、江永、蓝山、祁阳、宁远等县防雷行政许可工作相继纳入。防雷行政许可“串联”改为“并联”,实现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达到了防雷安全生产工作的广覆盖、零容忍。“防雷行政并联审批对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市气象局驻政务中心首席代表这样说道。防雷行政许可纳入政府建设领域并联审批对推进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起到很好的作用。

      问题倒逼改革、思路决定出路。永州气象局在充实政务公开内容、突出公开重点、设置行政许可“意见信箱”、设立“网上局长接待日”等细节方面做实做细,靠实靠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认真办理“两会”议案、提案,自觉接受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等,下一步还将强化防雷行政许可功能,彻底改变传统防雷工作“摊派任务”变为“干好任务”的格局,向以县级行政区域为主的扁平化网格管理。
      改革,就是拿自己开刀。惟其艰难,愈显神勇,永州气象蹄急步稳、正以大无畏精神走向改革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