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初六:滨江文化园成新地标 博物馆迎客近3万

13.02.2016  19:31


  (据统计,长沙博物馆2月10日(大年初三)共接待市民游客7247人,2月11日(大年初四)共接待市民游客7056人,2月12日(大年初五)共接待市民游客8172人,2月13日(大年初六)共接待市民游客6309,合计总共人数28784。)

(市民游客在长沙博物馆留言本上写下的祝福。)

   星辰在线2月13日讯(猴年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记者 岳珊) “长沙年·我的年”新春主题微展览、“华夏瑰宝——保利海归精品文物展”、“一年更比一年好民俗民艺过大年”系列民俗体验……农历新年,长沙滨江文化园成为长沙新地标的同时,其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博物馆新年系列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微镜头【一】:

  咨询台前的微笑姑娘

(在长沙博物馆的取票处,邵阳姑娘范玲姣一遍遍重复的回答着市民游客的问题。)

  “您好,身份证可以前往机器前自行取票,其他证件请到这里登记取票。”在长沙博物馆的取票处,邵阳姑娘范玲姣一遍遍重复的回答着市民游客的问题。

  根据安排,2016年春节期间,长沙博物馆除夕至初二闭馆三天。为了应对新年出行的游客,范玲姣顾不上多与亲友相距,“95后”的范玲姣带着家乡的特产和家人的嘱托踏上了回长沙的大巴车,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

  谈起自己的工作,本是空乘专业毕业的范玲姣只是一如既往面带微笑的告诉记者,她喜欢博物馆的工作环境,她将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为市民游客服务。

  微镜头【二】:

  每天走4万步的安保专员

(开馆三个月,戴军仅仅休息过一两天。今年更是从除夕开始,便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虽然长沙博物馆春节期间曾闭馆三天,但对于安保专员戴军来说,这三天过得并不如想象“轻松”。开馆三个月,戴军仅仅休息过一两天。今年更是从除夕开始,便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年夜饭就是速冻饺子,也没心思想着看不看春晚,因为一门心思都在守卫安全上。”戴军说,作为一名安保人员,他时刻都必须“绷紧”思想,保证展品和展区的安排。

  在长沙博物馆的各个楼层里,不时的穿梭着和戴军一样身着工作服的安保人员。对他们来说,每天走在几万步都是家常便饭。“我很喜欢这个平台,也希望大家能够更爱护我们共同的博物馆。”

  微镜头【三】:

  65岁的博物馆志愿者

(今年65岁的唐婉华,2013年退休后,便从武汉回到家乡长沙,开启了自己的志愿者之路。)

  在长沙博物馆的志愿者群体中,唐婉华无疑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今年65岁的唐婉华,2013年退休后,便从武汉回到家乡长沙,开启了自己的志愿者之路。

  拥有湖南省博物馆、简牍博物馆、长沙博物馆三重志愿者身份的唐婉华,戏称自己是“三博士”。事实上,她退休之前也是一名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唐婉华说,博物馆是了解城市的窗口,也是历史的见证。“退休后,能有这样服务他人的机会非常难得。”

  报名志愿者后,唐婉华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拿下了所有的讲解词,并拓展阅读了更多内容。为了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她更是清早转两趟公交车从一师范的家来到滨江文化园。“对我来说,回到长沙做一名志愿者,就是对家乡的一种回报。而讲解完后,观众对我的掌声就是最大的认可。”

  据统计,长沙博物馆2月10日(大年初三)共接待市民游客7247人,2月11日(大年初四)共接待市民游客7056人,2月12日(大年初五)共接待市民游客8172人,2月13日(大年初六)共接待市民游客6309,合计总共人数28784。

  【拓展阅读】

  长沙博物馆宝相庄严 藏传佛教珍品导赏

(长沙博物馆举办宝相庄严——藏传佛教珍品导赏活动现场。)

  眼下正值农历新年,各大寺庙聚集众多善男信女的时候,长沙博物馆也迎来了一批“看佛”的观众。

  在“华夏瑰宝——保利海归精品文物展”现场,青年策展人王文彬结合展出的32件藏传佛教珍品,向十余位观众做了一场专题导赏活动。王文彬说,“欣赏佛像,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佛教文化常识,也要结合佛教的发展源流”,王文彬老师进一步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