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绥宁:创新三大机制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

07.05.2015  13:33
 

为加快绥宁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与现代农业发展,在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下,绥宁县科技局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功能,努力开创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一、领导重视,着力创新运行机制

加强领导是搞好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站点的关键所在。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站点工作,县长罗玉梅同志听取专题汇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唐艳同志多次听取全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汇报。县政府于4月24日召开了“绥宁县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25个乡镇科技副乡镇长、6个基层信息站点的乡镇长和信息员、科技服务专家团队、有关企业代表等60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和部署了全县科技工作,安排和布置了全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站点的具体工作,副县长唐艳同志强调了科技工作和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搞好科技工作和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站点工作提出了要求。会议还邀请省12396呼叫指挥中心专家开讲授课,重点解读国家、省有关农村农业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同时,县政府出台了《绥宁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下发到全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单位,方案明确了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保障措施和对乡镇的要求。同时,还成立了“绥宁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科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指导和协调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还要求乡镇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把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二、绩效考核,着力创新激励机制

根据《邵阳市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和《绥宁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站点和农村农业信息化专家服务团队考核办法》,采取服务数量与服务效果相挂钩的办法,对基层站点、信息员和专家服务团队工作进行绩效考核,按考核分数对乡镇站点信息员和县级专家服务团队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贴,对先进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与奖励,对工作突出的乡镇,优先考虑给予科技项目和政策的支持,充分调动信息员和科技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制定了《绥宁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站点和农村农业信息化专家服务团队考核办法》,年终考核分数与工作经费挂钩,其中,基层站点满分4000元,服务专家满分2000元。二是设计了《绥宁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专家团队服务情况登记表》,规定每次服务必须有记载,包括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服务对象的评价等,将登记表和考核细化指标结合起来进行打分。

三、工作落地,着力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站点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目前,该县建有基层信息化站点6个,分别建在红岩镇、唐家坊镇、武阳镇、长铺子乡、寨市乡、东山乡的农业综合服务站,局里拿出3万元给每个站点配备一台电脑,统一制作了“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某某)信息服务站”牌子。要求基层站点建设要达到省定的“六个一”,要在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平台上建好“一村一网”,在站点醒目位置张贴“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信息服务站工作职责”、“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职责“、“农村农业信息化基层信息服务站设备管理制度”三个管理制度,摆放好“信息员”工作牌,建立农村科技QQ群与微信群。二是抓队伍建设。建好科技专家服务团队与科技信息员两支队伍。县里已组建好由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部门组成的,具有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符合该县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并以科技局的名义下发了文件,要求各乡镇站点也要选择有责任心、事业心、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土专家”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每个基层站点都确定了信息员,要求乡镇在农技站、农机站、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中培养科技信息员,组建信息员队伍,建成覆盖全县农村农业领域的信息员网络。三是保障工作经费。县长罗玉梅亲自批示从县财政解决专项经费12万元,《绥宁县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县科技局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解决5万元,用于保障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运行。四是督导落实。计划6月份,县委政府督查室和县科技部门对乡镇农村农业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