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性生产”到“柔性制造” 中国制造提质增效

01.05.2017  10:35


一派数控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品。 唐小晴 摄

  中新网长沙4月30日电 题:从“刚性生产”到“柔性制造” “中国制造”提质增效

  记者唐小晴

  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从传统经济到智能经济,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从“刚性生产”转向“柔性生产”。

  在长沙经开区,近年来,单品种、大批量的“刚性生产”产品逐渐退出企业,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产品方兴未艾。不同的企业在“柔性制造”中探索出不同成果,奏响了“智能制造第一区”的智造强音。

三一重工车间。 唐小晴 摄

   以柔克刚 智能制造“接地气

  伴随消费结构升级,买方市场和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时效性的要求日益凸显,满足“多样化、小规模、周期可控”的柔性化生产,成为企业未来生存和制胜的关键。

  在长沙经开区,这一新颖的生产方式已成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长沙经开区智能制造领域的先锋企业之一,一派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下线国内首台手机盖板瑕疵自动检测设备,可取代人工进行检测,生产节拍可达到每6秒一片,多项缺陷检测的正确率也超过99%,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这是人性化的创新。之所以能攻克这一难题,主要得益于多年坚持的柔性生产理念。”一派数码董事长朱更红说,大量的人力投入在带来成本提升的同时,并不能有效保证质检合格率,加之工人长时间在强光下观察手机盖板质量,影响视力,这些因素都促使一派数控寻求新突破。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活塞加工工艺的效率和精度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而一派数控采用的直线伺服技术,可通过改善车床的控制装置,定制化精准地控制活塞加工形状,并有效地将其精度提高一个级别,效率提高一倍。

  “比起整机制造企业,我们更像是研发型企业。”朱更红说,柔性制造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数据支撑,建设出高度柔性化的智能制造车间,使得中国智造从“高大上”到“接地气”。

三一重工车间场景。 唐小晴 摄

   大数据成“柔性制造”关键

  按照传统生产模式,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个规格的产品,而在智能生产线上,可根据订单要求的不同,同时上线生产不同的产品。那么这些传统生产模式无法做到的事情,智能生产线又是如何完成的?三一重工的“18号厂房”给出了答案。

  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的“18号工厂”号称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之一,各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在这里已实现了生产中人、设备、物料、工艺等各要素的柔性融合。

  “它拥有8条装配线,可以实现69种产品的混装柔性生产,并将此拓展到其他事业部,实现其他事业部的柔性制造。”三一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潘睿刚介绍,在这间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车间里,每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混装30多种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开足马力工作时能支撑300亿产值。

  潘睿刚解释,厂房的整个柔性制造生产系统包含了大量数据信息,包括用户需求、产品信息、设备信息及生产计划。依托工业互联网络将这些大数据联结起来并通过三一的MES系统处理,能制定最合适的生产方案,最优的分配各种制造资源。

  得益于车间采用的柔性制造系统,今年一季度,三一主要产品全面实现高速增长,其中挖掘机2月份产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4倍,拖泵、泵车、搅拌车等混凝土机械也出现100%的恢复性增长。

  潘睿刚认为,从中国制造业长远发展来看,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主线下,柔性化生产对于促进创新发展、提质增效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柔性制造”扩大企业海外“朋友圈

  当前,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解决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柔性化生产的特点能够满足个性定制、提供高品质有效供给,成为扩容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式。

  目前,三一海外销售在总体销售中的占比达45%,位列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中第一,这一比例还有望提升。潘睿刚说,在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和结构性调整的新经济形势下,借助“一带一路”机遇,三一的柔性制造系统在抢占国际市场方面也体现出了巨大优势。

  “具体表现在缩短订单生产周期、满足客户定制化诉求及赢得成本优势等方面。”潘睿刚介绍,因国际与国内的作业环境和面对的实际工况存在差异,在颜色、吨位、温度适应等方面有个性化诉求,采用智能化柔性制造生产系统,能迅速生产出与客户需求度最契合的产品。

  在生产过程中,诞生了世界首台长距离大坡度双模式煤矿斜井TBM等设备的铁建重工对“柔性制造”也有深刻理解。

  “为满足项目施工要求,铁建重工采用定制化、个性化生产,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铁建重工总经理程永亮举例说,针对不同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亦或是不同的工期要求,铁建重工都会针对性地研发改进设备,取得令客户满意的结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