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发展电子商务情况汇报

15.10.2015  11:49



   一、冷水滩区情概况










  冷水滩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是永州市“首府区”。总面积1218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包括:21个城市社区,11个乡镇社区,287个行政村,3490个村民小组),总户籍人口5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30万。拥有1个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冷水滩高科技工业园区,素有“湘西南门户”和“潇湘第一城”之称。










  1、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虞舜时期,冷水滩就被称为是“最古之名胜”。秦、汉、唐、宋以来,留下了柳宗元、怀素、徐霞客等墨客的足迹,留下了“五代”时期的石牛石马遗址、“唐叟钓矶”石刻和宋人制陶“窑址”等等。冷水滩还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的故乡。










  2、生态优良,环境舒适。冷水滩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光热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7.7℃,无霜期287天。境内生态植被完好,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国家森林公园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五星级乡村旅游单位2个。宜林面积近80%,绿化率46.5%,森林覆盖率41%,常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100%。城镇化率62.5%。居家生活成本较低,房屋均价3000-4000元左右。2014年一次性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国家交通模范管理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










  3、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县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区、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4年,全区GDP完成196.8亿元,增长10.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5.9亿元,增长26.6%;财政总收入完成11.09亿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占全市的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25元,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506元,增长13%。小康社会实现程度85.25%。










   二、我区发展电子商务比较优势










  1、有便利的区位交通。初步构筑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322、207国道、衡昆高速、永连公路以及对接两广的八条出省通道穿境而过,二广高速、厦蓉高速在冷水滩形成“十字型”架构,洛湛线、湘桂线在此交汇,经永州站高铁达到11对。永州机场距城区仅9公里,已开通长沙、深圳、昆明、北京等航线。湘江流经全区76公里,可出洞庭入长江抵上海,目前正在加快打造湘江千吨级航道。










  2、有独立的园区平台。冷水滩高科技工业园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已建成12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入50亿元,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四纵六横”路网全面拉通。近年来,严格按照“产业政策、投资强度、建设期限、税收贡献、成长性能五大要件,引进落户重大项目40个,全部投产可实现产值250亿元。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目前是全国63个、湖南省仅有2个的国家级科技园区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承担两类示范项目的国家级园区。自2010年加快建设以来,核心区入驻企业20多家,在2012年全国在建国家级园区排位中排第11位,正按照“科技引领、产业引领、机制引领”要求,全面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3、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全区已基本形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五大支柱”产业,拥有过亿元企业10多家。其中,以达福鑫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突出发展玻璃基板、LCD显示器件、PCB精密线路板等电子信息项目,聚集成熟技术的电子信息项目,正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台湾高科技(永州)产业园为平台的,汽车电子电源、微电子电源、通讯电子、视讯电子系统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厂房建设,计划总投资15亿元,设计产能80亿元以上;以湖南果秀、恒惠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共有50多家,年产值10亿元,产品畅销欧美,享誉国际盛名;以现代金属物流园、金桔尔物流、邦联医药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正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










  4、有丰富的产品供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粮油:全区粮食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量26万吨,大米加工企业30家,20个品牌,年产量30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5000吨食用油。牲畜禽:全区养猪大户24户,年出栏10万头,养鸡大户16户,年产肉鸡45万羽,养鸭大户10户,年产肉鸭25万羽,养牛大户10户,年出栏12000头,养羊大户20户,年出栏5000只,特种养殖野鸭1户,年产150000羽。水产:全区共有水产养殖户2000户,年产量2.5万吨,年产值近5亿元。菌类:全区共有菌类种植示范场10个,种植大户20户,年产量8000万担,年产值8000万元。水果:全区西瓜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量40万吨,其中“黑美人”西瓜种植面积约3.5万亩,年产量20万吨,柑橘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10万吨,椪柑规模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约4万吨。蔬菜: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33万吨,年产值4.1亿元。轻工产品品牌众多。主要有服装、建材、机电、电线电缆,其中“冷线牌”电线电缆为湖南省知名品牌,恒远发电设备、金凤凰机床、鑫东森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大量出口东南亚。生物制药发展迅速。区内有大自然制药、恒伟制药、恒康药业、希尔药业、和广生物等药品加工企业10多家,品种150多种,年产值10多亿元。










  5、有完善的基础配套。我区现有电商企业27家,销售的产品主要有农产品、电子产品、药品、食品、服装、建材、日化等品种,还有很多企业正在向电子商务业务发展。近年来,电子商务各项配套不断跟进。物流设施方面:我区现有大型物流公司39家,快递公司30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分布在中心城区,辐射至全国各地,快捷便利。交通设施方面,全区100%村组通了水泥马路。通讯设施方面:目前中国邮政、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设备和信号已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和村组。










  6、有优质的政务服务。区委区政府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了为客商服务的一个窗口办事、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政务中心。及时解决企业设立、投资、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正在制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有关政策文件,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明确专门领导负责、工作班子专抓,进行全程跟踪、保姆式服务。










   三、我区发展电子商务前期准备工作










  发展电子商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 “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村淘宝项目是一项惠民、便民、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民生工程,更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构建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的系统工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7月7日至10日,副区长黄艳玲同志带领区商务局、文新旅局负责人到浙江省桐庐县考察了该县的农村电商发展情况。8月19日,区委书记欧阳元初同志在市里统一安排下,到浙江杭州参观了阿里巴巴集团总部。8月25日,区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关事项,会上,重点讨论了整体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任副指挥长的全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工作资金,设立电商扶持基金,全力支持电商发展。同时,为确保电子商务强力推进,区委、区政府正在从全区范围内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冷水滩区电子商务工作办,区级电商服务中心服务场地方面,已物色了两个场地可供选择,各乡镇在农村淘宝店的选址及合伙人的推荐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