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惊现“冬虫夏草” 专家称是蝉花 有药用价值

12.08.2015  13:13

(村民在山上挖虫草菌。)

(挖出的虫草菌长短不一,蝉壳头上有顶“小帽子”。)

(当地村民把挖回来的虫草菌晒干。)

  红网湘潭8月11日讯(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沈梦艳)“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土生土长吃着营养。”过去一个月,湖南湘乡市梅桥镇东塘村男女老少扛着锄头纷纷上山“寻宝”。一种生长在竹林的虫草菌被当地村民视为“南方冬虫夏草”,村民称吃了此类菌后“心里舒坦,营养价值高”。
  
  对此,专家称该虫草菌为蝉花,蝉花的形成过程与冬虫夏草类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山上长出“南方冬虫夏草
  
  11日下午1点,湘乡市梅桥镇东塘村杨福全家客厅里有5、6人在聊天,听见有人过来问土产品,“能治风湿”、“治小孩尿床”、“汤可香了”……大家纷纷凑过来介绍虫草菌的好处,但具体这是什么东西?是否有毒?大家都说不出所以然。
  
  一个月前,村上上至六七十岁老人家、下到五六岁小孩儿,全村人慢慢地都在吃虫草菌,现年62岁的杨福全也图个新鲜,尝试着炖汤喝,一有空,杨福全就带着老伴上山找,回来清洗晒干忙的不亦乐乎,将虫草菌与排骨熬汤吃了一顿之后,老两口对这“南方冬虫夏草”赞不绝口,“味道特别香,压味,吃下去心里舒坦,多吃几次效果就出来了。
  
  在杨福全家中,还存放着晒干了的二三十只虫草菌,仔细观察发现,与平日所见的蝉不同的是,虫草菌的蝉壳头上生长着有如花冠状的菌花,蝉身都被菌体注满,空有躯壳。杨福全介绍,从土里挖出来的虫草菌全身都是被白色的菌衣包裹着,回到家将蝉身外的菌衣剥掉,用清水洗净,天气好的话晒上一两天就成干货了。
  
   为找虫草菌村上竹林被刨空
  
  随后,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杨福全家后山的竹林,找这传说中有着“神奇功效”的虫草菌,上竹林的一路,随处可见被锄头翻动的约一拳深的小坑,“每家的后山都被刨空了,万一升值,家家户户多少都备有存货,”有村民打笑,若真有药用价值,估计每座竹林都要被挖空。
  
  经过9人半小时的搜罗,终于找到了二三十只虫草菌,能找到虫草菌的地方都是相对隐蔽、土质松软的竹子旁,虫草菌长短不一,挖出来部分腐烂。
  
  随同上山的还有13岁的蓉蓉,已经吃了四五顿虫草菌汤的她对挖掘这类菌已有了经验。
  
  “长了绿色翅膀的就是蝉肚子鼓鼓的,没有腐烂。”其实,对虫草菌感兴趣的是蓉蓉的奶奶,她说60多岁的奶奶每日都会上山挖虫草菌,“奶奶说吃了有营养,以前她脚遇风吹就会痛,吃了几次她说好多了,就逼着我吃。
  
   疑问:是否有毒性?
  
  一个月前,家中二老在家吃虫草菌一事经姐姐微信朋友圈曝光后,在长沙工作的杨福全儿子杨勇担心二老吃坏身体,立马赶回家。
  
  泡水喝、煲汤喝、煮鸡蛋吃……杨勇说,所在组有二三十户人,除了本组外,在石鼓镇、栗山村等多个地方吃虫草菌也都流行开来,吃法各异。对于二老对虫草菌汤青睐有加,杨勇连连叹气表示无奈,“劝不听,他们喜欢得很。
  
  “在湖南是没有蝉花分布的,在我家这边也是头回看到。”杨勇说,与网上查询的蝉花资料不同的是,蝉花主要出现在中国的四川、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现在发现的菌类是否为蝉花?是否有毒?都有待专业验证。令他不解的是,这类虫草菌为何只出现在竹林。
  
  “挖回来的虫草菌都要在锅里熬上一个多小时,得高温杀菌。”他认为虫草菌的出现可能与今年雨水多、气温高、蝉多有关。
  
   专家:该虫草菌为蝉花有一定药用价值
  
  对此,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所陈作红分析,此虫草菌为蝉花,蝉的幼虫在羽化之前被虫草菌感染,寄生在内,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蝉体的营养转化为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据,而只剩下一个驱壳。
  
  “虽然村民们说是今年才发现,但之前一定也是有蝉花,只是村民们不在意。”虽然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但湖南也有,像湘乡市这么大面积的发生,我们以前也没有见到过,可能是今年湖南的气温气候适合蝉的生长繁殖,野生的金蝉花没有人为控制采摘时间容易腐烂。
  
  陈作红称,蝉花与冬虫夏草都属虫草类,其形成过程虽与冬虫夏草类似,但药效不及冬虫夏草,他认为蝉花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并没有听说能治癌、能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