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督察组来株督察指导工作

22.12.2014  13:29

 

 

  12月11日,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率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第四督察组抵达株洲,对我市农民工工作进行督察指导。省就业服务局局长谭文波、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易露茜陪同。

  下午,督察组先是召开座谈会,听取株洲市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文彬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计生委、市农办、市农业等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随后,督察组一行先后视察了茨菇塘街道、三冲社区、田心村社区三个服务平台以及市创新创业中心和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近年来,我市本着“先发展、再规范,先就业、再维权,先保障、再稽核”的原则,扎实推进农民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市现有行政乡(镇)107个,行政村1835个,农村人口235万人,农村劳动力180万人。每个乡镇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每个行政村明确了一名劳动保障信息员。充分挖掘攸县、茶陵、株洲县等劳务大县的地方特色,建立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传帮带”,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培育壮大劳务品牌,推动劳务输出朝着组织化、有序化、精品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至今,已树立一批如“深圳的士”、“长沙超市”、“山西布市”、“北京菜市”以及“佛山挖机”等劳务品牌。“全国的哥第一县”——攸县,享有“劳务之乡”和“的哥之乡”的美誉,“攸县的哥”被评为全国十大劳务输出品牌,外出务工“的哥”近5 万人。深圳市攸县籍“的士”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包租或购买“的士” 6000多辆,占深圳市“的士”总量的近50%,在广州市攸县人营运的“的士”达 4100 多辆,占广州市总量的四分之一。全市务工人员正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由分散转移向集中转移转变。

  到今年11月底,全市外出务工农民工达到85.40万人,其中,省外转移50.88万人,省内转移34.52万人,创劳务收入210亿元。2013年全市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创劳务总收入197亿元,人均劳务收入2.28万元。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和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为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间,王司长对攸县农民工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的情况兴趣浓厚,攸县政府负责人也作了详细的汇报。在实地视察过程中,王司长边听边看,不时提出问题,详细了解情况,还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在湖南工贸技师学院的实训基地,看到学生正在操控一台数控机床,王司长饶有兴趣的与学生攀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王司长说,我国人口出生率已降至一个低点,未来人口总量将主要取决于人口迁移而不是自然出生和死亡,人口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在就业转移和人才培训工作方面,株洲确实下了很大功夫。

  在听取完汇报和实地视察后,王司长对我市农民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将此次株洲之行收集的情况带回去认真研究讨论。12月12日,督察组还将召开农民工工作者和农民工代表座谈会,详细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