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气象信息员发射防雹弹时 被铁皮棚砸中身亡
2013年,农村气象信息员曾令瑞(右)和同事准备进行人工降雨。家属供图
(原标题:狂风中铁皮棚砸中农村气象信息员)
4月17日上午,桂阳县舂陵江镇的上空乌云密布,这是冰雹天气的前兆。在一处山坡上,曾令瑞和同事将防雹弹装进炮台的弹筒内,等候发射指令。瞬间,狂风起,一间铁皮房棚空中砸来。
59岁的曾令瑞倒在了废墟中……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气象信息员,这个行业对于很多人显得陌生。曾令瑞18岁起干上气象这一行,虽然待遇低流动性也大,他一干就是四十年。本报记者朱远祥郴州报道
场景:30米外的铁皮棚子狂风中袭来
4月17日上午,郴州多地气象异常,有明显的降雹迹象。桂阳县气象局在全县安排了10个炮点,准备发射防雹弹,减轻冰雹灾害。
事后,曾令瑞一名受伤的同事,向曾令瑞的女儿曾晓芬回忆了当时的情景:班长用手机打电话请示发射,曾令瑞和另一同事将防雹弹装进弹筒,然后坐在一边的凳子上等候指令。那时,天空刮起了大风,一堆物体从上空飞来,狠狠地砸了下来。
三人都倒在了废墟里,炮台的两条发射筒突兀地立着。十分钟后,倒地的一名年轻人醒过来,从掩盖的棚片中爬出来,打电话求救。他和另一名受伤较重的同事被送往医院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受伤最重的曾令瑞当场死亡。
事发后到现场救援的桂阳县气象局副局长黄安明说,被狂风卷起的铁皮棚子是当地烟草合作社搭建的,距炮点位置30多米。“棚子被大风卷到空中冲过来。”黄安明说,此次天灾事发突然,三名工作人员当时没反应过来,来不及躲闪。
目前,桂阳县气象局正同曾令瑞的家属协商善后事宜。
坚守:高中毕业后入行,一干就40年
双手捧着人工降雨的碘化银炮弹,或者在炮台认真旋转控制盘。这是2013年拍摄的一组照片,图中的曾令瑞有些憨,表情严肃。
当时,曾令瑞带着女儿、女婿和3岁的外孙,一起参观他平常操作的人工降雨发射车。
“他觉得做这一行是非常光荣、很有面子的事情。”曾晓芬说。
曾令瑞是桂阳县余田片和市村人。曾晓芬说,父亲18岁那年高中毕业,成为县气象局的农村兼职气象员,协助气象部门观测记录天气状况。
虽然不是正式的气象局职工,没有“铁饭碗”,但曾令瑞很快爱上气象观测。曾晓芬记得,小时候,她跟在父亲屁股后面,到气象观测点观察。父亲认真填写报表,还拨着算盘来计算。
后来,随着气象部门监测设备的完善,农村人工气象监测这一块慢慢弱化。不过,随着人工降雨、防雹等技术的实施,曾令瑞又有了用武之地。他熟练地掌握了炮弹发射技巧,成为编外的气象业务骨干。
2007年,国务院要求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在全国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曾令瑞很快加入了农村气象信息员的队伍。
由于农村气象信息员的报酬不高,这些年来,信息员队伍流动性很大。曾令瑞选择了坚守。
黄安明介绍,此次人工防雹,全县10个炮点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临时聘请,按天数计酬。曾令瑞显然也属“临聘”人员。
家属:想让他享享福,但他根本闲不住
除了做些农村气象工作,曾令瑞还务农。他的主业是农业。
家里有三四亩田,除了种植水稻,他还随季节种植烤烟。他的皮肤晒得黝黑,凭着吃苦耐劳维持整个家。
两个女儿长大后,曾令瑞的家庭负担慢慢减小。七年前,在女儿们的强烈要求下,曾令瑞和老伴没再种田。“我们做儿女的想让他们享享清福,但他根本闲不住。”曾晓芬说,没种田后,父亲偶尔会做做小生意。
6年前,曾令瑞的小女婿患癌症去世,这对他打击很大。他对失去父亲的外孙和外孙女,倾注了更多的爱。他当上了镇里的墟场管理员,维护市场秩序,以此挣些收入帮女儿减轻负担。
日子在一天天好转。
4月18日,曾晓芬用文字简单总结了父亲一生的经历。她在结尾写道:“爸爸虽然普通,但在我心里,他就像山一样高大。”
相关新闻
我国农村气象信息员有69万
目前,我国的农村气象信息员有69万。这是一个活跃在农村基层的庞大群体。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农村一直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央气象局提出在农村组建民办气象机构。当时按“自愿、自建、自管、自用”的原则,在人民公社建立气象哨,在生产队建立气象组,承担观察记载、天气预报传播、灾情收集和开展气象知识宣传等任务。可以说,当时气象哨的工作人员就是现在气象信息员的前身。
200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在乡镇设兼职气象协理员,在行政村设气象信息员。
农村气象信息员的职责包括:承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收集和上报气象灾情,协助基层政府和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科普宣传、防灾避灾,气象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
近年来,如何提高农村气象信息员待遇、规范和加强农村气象队伍建设,引起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