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伍市农技站星级创建出新貌、服务推广显成效
伍市镇农技站是我县星级创建乡镇农技站的典型代表,该站按照“五好”农技站要求,健全了各项管理,完善了推广服务条件,提升了队伍素质,提高的服务质量,建立了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多次被平江县农业局和伍市镇党委政府评为“工作优胜单位”、“优秀党支部”,2012年起,连续三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粮食生产优质服务单位,2014年被县农业局综合考评为三星级乡镇农技推广站。
一、明确岗位责任,站容站貌新。 今年,该站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1219平方米农技综合服务大楼,其中办公面积达460多平方米,有宽敞的办公室、专业培训会议室、资料档案室、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咨询服务大厅;配备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空调、电脑、打印复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摄相机、投影仪、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办公设备,做到了办公培训有场所,服务指导有场地,农产品检测有手段,干部职工有住所。该站经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后,实有编制18人,并按乡镇农技站服务岗位设置要求,实行竟聘上岗,到岗到位到人,并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度,谁主管理谁负责。独立法人资格、组织机构代码证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齐全,人员配置符合编制要求,岗位职责清晰。按照农业部农办科函[2013]24号文件通知精神,全部人员进入平江县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该站是我县目前功能齐全、站容站貌全新的乡镇农技站。
二、强化队伍建设,综合素质高。 该站现有干部职工18人,其中农艺师9人、助理农艺师2人,健全了培训学习制度,制定了定期与不定期集中学习年度方案,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各级组织的异地集中培训,一年来,以站集中培训干部职工600多人次,9人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异地集中培训,农技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涌现了如吴金山等最美农技员,有3人参加了学历提升学习。
三、创新推广机制,服务手段多。 一是多点办示范,做给农民看。为了推广好新品种、新技术,该站从办点搞示范入手,将一项项农业新技术展示给农民看,伍市镇是我县水稻生产重点大乡镇,该站以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重点,以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内容,精心设计各项示范,取得了好的效果。一年来,共组织开展水稻万亩高产创建、2万亩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双超配套100亩高产栽培示范、天优998等主导品种示范、超级稻品种对比筛选、土壤肥料肥效试验、 “吨粮宝”示范、高档优质稻农香18示范、水稻全程机机械化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等30多个示范试验,通过示范给农民看,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全年共推广了株两优819、天优998、准两优608等主导品种6个,推广面积达到5万多亩,示范推广了双超配套栽培”“集中育秧”“水稻机械化插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10多项水稻主推技术,应用面积达到7多万亩。
二是多方式培训,讲给农民听。 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该站进村入户搞培训、临田现场搞培训、创办农民田间学校搞培训、组织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集中培训、协助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全年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28000多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9万余份,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6个、科技示范户60个。。
三是多途径引导,带领农民干。 为了抓好伍市镇的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该站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参观学习别人成功经验,农技人员带领机防队员田间查病虫、入户签合同、合理用农药、精心抓喷施、防后查效果,在他们的带领下,伍市镇发展专业化防治机手254个,背负式喷雾器370台,单架式喷雾器59台,2014年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3万多亩。为了发展水稻双季种植,他们从提高水稻产量和种粮效益入手,发展适度规模种植,2014年,伍市镇50亩以上的种植规模面积达到18000多亩,有力促进了水稻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种植。伍市镇被县人民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乡镇。
四是热心咨询服务,想农民之所想。 新设置了专用的农技咨询服务大厅,配备了电脑、张贴了服务电话,发放了便民联系卡,咨询服务有记录,免费发放宣传材料、技术资料,实行服务承诺公开,职责到人。每天安排专业人员专门坐诊值班。对前来咨询的农民耐心接待,详细讲解,严格首问责任,如实记录咨询事项,需要下田察看的就安排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直到咨询人满意。全年咨询达15700多人次。
四、突出工作重点,增产增收效果好。 该镇是我县粮食生产大乡镇和双季稻生产重点乡镇,他们将发展双季稻、推广种田新技术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抓好了全年粮食生产。该镇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边增。一是抓高产创建树样板。创建了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示范片实行“四统一”: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专业化防治,建立了100亩连片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点,示范区双季产量达到1005公斤。二是抓专业化统防统治保安全。2014年该镇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规模较大的(服务面积5000亩以上)服务组织数量达11个,年服务能力达35万亩,整村推进试点区4个,其中伍市、向家确定为模式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10村以上连片面积统防统治3万亩以上,完成连片整村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5000亩。三是抓高产栽培促增产。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安全齐穗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收获与稻草还田、超级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控制等主推技术,扩大超级稻种植,并积极示范推广“双杂种植、双季超级稻、双季机插、双季产量均过600公斤”的水稻“四双”科技增产模式。四是抓全程化服务作保障。实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快速技术推广新机制。
五、严格考核管理,各项制度全。 建立健全了《农技站基本职责》、《站长岗位职责》、《基层农技人员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包村联户责任制度》、《农技推广首问责任制》、《农技推广服务承诺制》、《资产管理制度》等19项制度。建立了农技人员包村服务、联系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服务等多元推广制度。同时,结合年初工作分工,详细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每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了具体细化严格管理考核,年底对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内容进行总结,严格与津贴挂钩直接兑现,评选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农技人员,分别进行奖励和处罚。打造了业务精干、服务意识强,思想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技推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