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委系统积极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06.07.2017  12:21

6月22日以来,湖南省遭遇了近年来历时最长、范围最广、雨量最多、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湘水干流全线、资水中下游、沅江干流全线及洞庭湖区出现超保证水位洪水,部分地区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特大洪水。强降水导致的洪涝、温光资源不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据省农情调度,受6月22日以来暴雨灾害影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132万亩,成灾568万亩,绝收148万亩。水稻、蔬菜、瓜果、棉花等农作物受灾严重。受灾早稻生育期有所延缓,结实率下降,受淹、损毁严重的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受灾一季稻分蘖、幼穗分化受到一定影响;双季晚稻秧苗受淹3万亩,严重的出现烂秧死苗;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受灾面积达9万亩。受灾夏玉米因强降水造成授粉不良,病虫害危害较常年偏重,生育期推迟。蔬菜及西甜瓜等作物因过水成灾,绝收比例较高,其中蔬菜大棚受损3万余亩,辣椒、南瓜、豇豆的上市受到一定影响,会不同程度提升蔬菜价格。据省畜牧水产局调度,全省受灾养殖水面87.8万亩(含稻田养鱼受损面积),损坏渔港护岸及道路3.07公里,5143口网箱被冲毁。全省受灾规模场户数7563户,因灾死亡生猪4.2万头、大牲畜2118头、家禽78.97万羽,倒塌损坏栏舍11.08万平米。

面对严峻的抗灾救灾形势,全省各级农委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抗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农业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

一是加强应急值守。密切加强与气象、水利、财政、民政等部门联动,严格遵守防汛抗旱值班规定,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启动灾情日报、周报、旬报制度,并多次向市州、县市区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防灾减灾工作。6月27日,省农委以湘农明电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业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6月30日至7月2日的强降雨防范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每次重大灾害来临时,各级农委部门第一时间深入受灾地区,调度、汇总灾情,并积极上报。6月28日,农业部《种植业快报》第52期,以《湖南强化指导科学抗灾减轻洪灾损失》为题,推介湖南省农业抗灾救灾经验。

二是领导靠前指挥。7月1日,省农委由委领导带队组成农业救灾工作小组,分批赴受灾重点市州开展救灾指导和服务。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宗林率队赶赴防汛联系点桃源县,查看灾情,指导救灾。受灾较严重的市州、县市区农委部门均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力量,迅速制定农业抗灾救灾技术措施,安排农技人员深入灾区,因地制宜落实救灾措施,指导农民搞好生产自救。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灾情发生后,省农委联合气象部门下发《6月22日以来强降水对农业生产影响及补救措施》,针对受灾严重的蔬菜、瓜果、棉花等经济作物专门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省畜牧水产局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汛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确保灾后无大疫。各市州农委积极应对,长沙市农委组织专家技术团队赴受灾严重地方开展“一对一”田间指导;长沙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在长沙兽医网、微信公众号、QQ群发布《洪涝灾害后动物卫生防疫消毒知识问答》,并成立防灾减灾动物卫生应急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分赴各地进行指导服务和督查。岳阳、常德、湘西、永州等地组织粮油、经作、蔬菜、土肥、植保、种子、农机等专家下乡进村入户,做好救灾技术指导,帮助受灾地区开展洗苗扶苗、改种补种、清沟沥水、补施肥料、防治病虫、免疫消毒等工作。

四是抓好生产恢复。7月6日,省农委召开全省农委系统防汛抗灾紧急视频会,要求各地一定要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防汛抗灾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分类指导,科学应对,细化措施,切实抓好农作物灾后生产管理和生产恢复工作,坚决打好抗灾保生产的攻坚战。截至7月6日,全省已紧急调拨省级救灾储备种子41万公斤分别发往平江县等5个受灾严重县市区。中央下达湖南省的第一批农业生产救灾已通过省农委党组会议研究,将尽快下达至受灾严重的县市区。益阳市迅速启动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应急响应,确保救灾补损用种需求,并及时组织各类种子、化肥、农药经营企业和销售大户紧急组织货源,确保满足调运救灾补损,生产自救之所需。岳阳市农委紧急下发《关于切实抓好农作物灾后救灾补损的意见》,积极联系在岳省级救灾种子存储单位,紧急调拨救灾种子运往受灾地区,并协助受灾农户申报农业保险赔偿,要求保险公司尽快组织勘灾,确保参保农户尽早获得足额赔付。